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48篇
  免费   6831篇
  国内免费   4435篇
耳鼻咽喉   330篇
儿科学   1992篇
妇产科学   669篇
基础医学   5670篇
口腔科学   255篇
临床医学   24233篇
内科学   11584篇
皮肤病学   673篇
神经病学   10639篇
特种医学   6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8篇
外科学   5100篇
综合类   45306篇
预防医学   9552篇
眼科学   542篇
药学   21625篇
  206篇
中国医学   23443篇
肿瘤学   2698篇
  2024年   913篇
  2023年   3239篇
  2022年   2650篇
  2021年   3555篇
  2020年   3420篇
  2019年   3715篇
  2018年   1768篇
  2017年   3398篇
  2016年   3752篇
  2015年   4478篇
  2014年   7451篇
  2013年   7228篇
  2012年   9222篇
  2011年   9993篇
  2010年   9190篇
  2009年   8878篇
  2008年   10515篇
  2007年   9341篇
  2006年   8408篇
  2005年   9156篇
  2004年   7792篇
  2003年   6867篇
  2002年   5712篇
  2001年   5263篇
  2000年   4171篇
  1999年   3396篇
  1998年   2947篇
  1997年   2753篇
  1996年   2549篇
  1995年   2137篇
  1994年   1753篇
  1993年   1146篇
  1992年   1000篇
  1991年   904篇
  1990年   754篇
  1989年   748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92.
王青  杨玉莹  吴显文 《河南中医》2020,40(3):356-359
导致血不利的原因一是不足,即由于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致无源行血;一是不通,即水、湿、痰、饮、瘀、食积、火郁、内风、外伤等病理因素阻滞,致血行不畅。血瘀经脉之内,则水亦瘀积脉中,致脉络胀满,形成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金刃本已损伤血脉,术后的放疗、化疗又属祛邪之法,故机体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行血,血运行不畅,导致患侧上肢水肿。故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时,应当血水同治,即活血利水之法要贯穿始终。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可以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为辅;先病水后病血者,则以利水消肿为主,酌加活血养血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①临证时切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而忽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机体本身的状况。②临证勿忽视五脏与血、水的关系,以及肺、脾、肾、三焦与水肿的内在关系。③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审证求因,标本同治。BCRL术后宜补气活血,通脉利水;术后兼化疗者可疏肝健脾、利水消肿;早期可在活血利水基础上,侧重利湿消肿,后期多湿聚为痰,治疗侧重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目的:分析乳糜血浆对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保证输血安全。方法:使用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浆组与澄清血浆对照组经确认阳性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谷丙转氨酶(ALT)血液分别稀释至临界值附近,进行监测并与对照组分别使用 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HBsAg 和 anti-TP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乳糜血浆与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重度乳糜血浆结果高于对照组。ALT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重度乳糜血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乳糜血浆结果略高于于对照组。结论:轻度乳糜标本可直接进行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严格控制中、重度乳糜标本的采入。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52例作为DN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尿蛋白组(20例)和临床尿蛋白组(14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法、电化学检测法测量52例DN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BMP-7、NT-proBNP水平,并检查患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结果 DN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BMP-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N患者病情损害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而BMP-7水平显著下降(P<0.05)。NT-proBNP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而与e GFR呈负相关(P<0.05)。BMP-7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而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NT-proBNP与BMP-7与肾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NT-proBNP、BMP-7水平能有效预测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