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0篇
  免费   1573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083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3576篇
内科学   3679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404篇
特种医学   1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3207篇
综合类   8153篇
预防医学   2679篇
眼科学   202篇
药学   6168篇
  45篇
中国医学   2221篇
肿瘤学   1045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753篇
  2020年   743篇
  2019年   708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749篇
  2015年   933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565篇
  2012年   2081篇
  2011年   2296篇
  2010年   1981篇
  2009年   1976篇
  2008年   2432篇
  2007年   2084篇
  2006年   1986篇
  2005年   1849篇
  2004年   1429篇
  2003年   1387篇
  2002年   954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71.
孙华 《广西医学》2005,27(11):1857-1858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组以病态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横纹肌终板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损害,从而造成终板AchR数量下降,功能降低。因此,AchRab在MG发病中占主要地位,血浆置换(PE)是以健康人血浆及血浆代用品替换患者血浆,快速去除患者血浆中AchRab及免疫复合物,从而使乙酰胆碱能正常与AchR结合,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接受及未接受PE治疗的MG患者病情转归,评价PE在MG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下半面部除皱术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年人下半面部皮肤松弛整形时,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设计,使面部有明显且理想的改善。方法:通过23例就医者面部的综合设计,采用耳前耳屏切口下半面部SMAS筋膜提紧术,结合下颌吸脂、脂肪移植填充、祛眼袋术及隆鼻术,达到一个理想的面部除皱效果。结果:本组患者23例,年龄28~56岁,女性21例,男性2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眼袋手术14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下颌吸脂12例,其中有9例行脂肪移植术,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隆鼻4例。通过23例患者面部的综合设计,将面部皮肤提紧术、吸脂术、脂肪移植术、隆鼻术、祛眼袋术结合进行,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面部松弛的患者,应综合考虑,发现患者的缺陷,精心设计,减少创伤,手术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3.
脂肪胺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水溶液,以3mol%硝酸铈铵为催化剂,室温搅拌制得相应的B.氨基羰基化合物。环状仲胺5~30min即可完成;芳香胺不反应。20例收率55%~99%。  相似文献   
74.
关于剖官产的临床资料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的观察和体会,对下述几个问题提出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5.
那格列奈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速效型餐后降血糖药。1999年8月首次在日本上市,2000年12月22日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本品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我国已开始生产,如正大晴天生产的贝加等。那格到奈用于饮食和锻炼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或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用能较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76.
Ravipati等对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自从1989年高选择性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受体抑制剂西地那非被研发以来,另有两种PDE-5抑制剂上市,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这两种抑制剂均能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PDE家族中的酶成员可以催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解,这两种信号分子又是一氧化氮(NO)的第二信使和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7.
脂肪抽吸术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脂肪抽吸术对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接受腹部脂肪抽吸术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与脂肪抽吸术前比较,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P〈0.01),血清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结论腹部脂肪抽吸术在去除大量皮下脂肪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也有非常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82例中10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皮岛设计低于第7肋、吸烟等因素与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与肥胖、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皮岛设计低于第7肋等因素有关,而与吸烟无关。结论肥胖、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皮岛设计低于第7肋等因素是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9.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脂肪抽吸术(下简称吸脂术)对22例患者的皮瓣进行修薄整形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对45例小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或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45个动脉瘤中41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1个90%闭塞。术后44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2.2%。栓塞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6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复发。结论对小型颅内动脉瘤采用GDC或Truf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根据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栓塞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