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1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26篇
综合类   854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门静脉重建技术是复杂肝脏外科手术的必备技术.结合精准肝切除技术可使复杂肝胆肿瘤治疗达到手术切缘无残留或肉眼无残留,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存活时间及生存质量.该技术要求对肝脏入肝血管解剖及胆道解剖极其熟悉.同时,还需术前精确评估影像学资料,制定手术预案,充分利用团队力量,合理运用术中超声、冷冻复苏血管技术、血管成型技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胆囊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肿瘤恶性程度高并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致使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胆囊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05~ 2012年手术治疗的4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共48例,其中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0例行胆囊癌根治术,10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6例行其它姑息性治疗.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并采用卡氏评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为(79.5±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9.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胆囊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例胆囊癌根治术患者中,有12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5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年龄、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长期吸烟史、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镇痛情况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手术时间>4 h、麻醉时间>3 h、吸烟史、糖尿病、术后侵入性操作>2项和术后镇痛情况不达标均是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和麻醉时长以及术后插管和镇痛不达标等因素相关,临床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护理,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崔琴 《当代医学》2014,(35):78-79
目的对萎缩性胆囊炎病变与胆囊癌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330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院检查结果,按照患者病情,将患者轻度、中度与重度3组,分别184、83、63例,随后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技术观察患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轻度组癌变率为0.00%,中度组为3.61%,重度组为22.22%,故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腺瘤发生癌变概率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细胞在轻、中、重度萎缩性胆囊炎中比率关系分别为12.6%、18.5%以及39.6%。结论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容易病变呈胆囊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务必进行手术切除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单纯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Ⅱ期胆囊癌远期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Ⅱ期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各43例。随访5年分析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各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①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术后1年、3年及5年的累积生存率也大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质量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可以更为有效的延长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远期生存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较单纯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8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胆囊癌临床特点、肿瘤分级、分期、肿瘤组织的转移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胆囊癌患者早期以腹痛、黄疸、发热、腹部包块等症状为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腺癌72例,鳞癌3例,鳞腺癌6例,未分化癌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Nevin分期及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情况、治疗方法与胆囊癌的预后明显相关。结论胆囊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建立肝胆系统疾病血液及组织标本库,为肝胆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以原发性肝癌、胆囊癌及胆囊结石为主要诊断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标本,留取血浆、血清及组织标本,制作石蜡包块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鉴定,并定期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及基因组DNA以进行标本质量控制。结果:以原发性肝癌为主要诊断者血液标本388例,组织标本67例,以胆囊癌为主要诊断者血液及组织标本78例,术后均进行病理诊断,其中胆囊癌47例,胆管癌31例。此外,本研究也收集胆结石患者的血液标本1154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肝胆疾病标本采集流程有效可行,临床资料收集完备,能够为今后肝胆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较好的标本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