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7篇
  免费   816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73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94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93篇
内科学   2111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3142篇
综合类   7712篇
预防医学   977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780篇
  32篇
中国医学   511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567篇
  2010年   1387篇
  2009年   1448篇
  2008年   1453篇
  2007年   1394篇
  2006年   1307篇
  2005年   1313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1006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773篇
  1998年   673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573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动物模型中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细胞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1-22-3(MoAb1-22-3)及Habu蛇毒素分别诱导大鼠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两个不同诱因引起模型的各个阶段的系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eb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情况。结果:在MoAb1-22-3模型,随着系膜细胞增殖程度的加理,ECM积聚增多,α-SMA的表达程度也增加,三者平行变化并具有高度相关性,而Habu模型则系膜细胞增殖和ECM增加的同时α-SMA,SMemb表达不增加。结论:α-SMA不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并处于增殖/分泌表型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33.
肾活检是诊断弥漫性肾小球病变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1 ]。 1994~ 1999年我科采用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 2 6 3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2 6 3例 ,男 14 6例 ,女 117例 ,年龄 15~ 6 6岁 ,其中 Ccr<5 0 m l/ min者 2 7例。均有肾穿的主要指征 [2 ]。2 结 果   2 6 3例患者共行肾活检术 2 6 4例次 ,成功率达 10 0 %。术后并发症 :肉眼血尿 8例 ,占 3.0 % ;消化道不适 6例 ,占2 .2 % ;肾周血肿 2例 ,占 0 .7% ;低血压 1例 ,占 0 .4 % ;感染1例 ,占 0 .4 % ;经处理后 ,无一例死亡。3 护理体会3.1 术…  相似文献   
34.
应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技术研究8例成人肾脏的肾小球微血管构筑,结果发现:1.输入小动脉在肾小球血管极处分为2~5支小球内小叶微动脉。输入小动脉血管铸型的直径为126.35±20.5μm。2.肾小球是由小球内小叶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小叶间交通支和毛细血管输出根所构成的近似于球状体,小球内每个毛细血管网小叶均是一个独立的机能解剖学单位;3.299个肾小球均有一支输出小动脉,只有一个肾小球有两支输出小动脉。输出小动脉的血管铸型直径为91.35±11.7μm。4.输出小动脉起始处具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装置,此结构在调控肾小球内的微循环血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应用隔桔皮灸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1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0岁以下6例,21~30岁4例,31岁以上2例,最小7岁,最大3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所有病例均经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确诊,符合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制定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施灸材料与穴位采用芸香科植物橘的新鲜果皮,剪成直径2~3cm的圆片,中间以三棱针均匀地穿刺10~20个小孔,桔白部紧贴穴位,再将艾炷放在桔红上点燃施灸。取百会、肾俞、脾俞、命门、腰阳关、…  相似文献   
36.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临床合并症,其发生率国外为16%~80%,国内为64%~74%。LN是一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因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免疫炎症性损害。本病以女性患者较多,大多在青壮年发病。其临床表现有SLE全身多系统损害,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尤以肾病综合征型常合并血栓形成。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杨平 《首都医药》2008,(2):28-29
目的 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出重型狼疮性肾炎(LN)两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环磷酰胺(CTX)的"双冲"方案及足量激素口服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霉酚酸酯(MMF)的冲击联合方案.结论 作者认为重型LN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病情的急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在前期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活性筛选基础上,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进行药效学评价,为开发"新复方"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抗胸腺抗血清(AST)制备大鼠MsPGN肾炎模型及行疲劳游泳致"气虚血瘀"证模型,灌胃给药高、中、低剂量通脉"新复方"4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观察对其大鼠尿蛋白、血尿、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SCr)和血尿素氮(CBUN)等的影响.结果:通脉新复方高、中、低剂量均能减轻肾炎模型大鼠的24 h蛋白尿,缓解血尿和降低红细胞计数,提高血清TP、ALB水平(低剂量除外),降低BUN水平,而对SCr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脉有效组分"新复方"能有效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  相似文献   
39.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将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概括为湿、热、毒、瘀、虚等方面,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中草药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提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调补脾肾法,扶正固本法,并视症有机结合,恰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
β-m易从肾小球滤出,但其中99%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并进行分解。其合成与释放恒定,与性别、年龄及时间无关。故血、尿β-m含量相对恒定,由此我们选择血清、尿液中β-m含量的变化来观察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