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聚乙烯醇水凝胶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高弹性材料。本文介绍了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成型方法,复合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对聚乙烯醇水凝胶作为替代材料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普通婴儿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76例普通婴儿巨大血管瘤患儿行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于末次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76例患儿共行TASE共95例次,穿刺技术成功率为100%(95/95)。76例患儿中,Ⅰ级预后6例(6/76,7.90%),Ⅱ级19例(19/76,25.00%),Ⅲ级23例(23/76,30.26%),Ⅳ级28例(28/76,36.84%),总有效率100%(76/76)。随访发现疗效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巨大血管瘤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3.
李军果  王全晖  史海江  宋宗昌  罗焱 《重庆医学》2017,(35):4901-4903,4907
目的 将一定比例的脱镁叶绿酸引入聚乙烯醇-硫辛酸聚合物中,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光热特性.方法 采用“一步法”合成聚乙烯醇-硫辛酸-脱镁叶绿酸(PLP)聚合物,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PLP纳米颗粒(PLPN)的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电镜下观察形态,分光光度法和热成像仪初步探索其体外荧光和光热特性;建立卵巢癌裸鼠模型,行初步的体内实验评价.结果 合成的PLP聚合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规则的球状纳米颗粒,电镜下呈紧密的球状结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22.92±9.00)nm、0.117±0.056和(-25.43±0.77)mV;PLPN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P<0.05),而近红外光照后温度明显高于SDS溶液(P<0.05);在荷瘤裸鼠模型中,PLPN可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近红外光激发后能明显提高肿瘤部位的温度,并能杀伤肿瘤细胞.结论 PLPN发射红色荧光,能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并行活体显像,且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光热转换特性,在体内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正交设计法优化β-环糊精修饰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活化剂环氧氯丙烷的用量、β-环糊精的用量、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含水率和拉断伸长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β-环糊精修饰PVA-SA复合膜的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用红外光谱测定其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 最佳的制备β-环糊精修饰PVA-SA复合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4 h;β-环糊精的用量为1.0 g;活化剂的用量为1.5 mL.制得的复合膜外观光滑均一、柔韧且富有弹性,呈乳白色,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定该复合膜呈现网状结构,分布均匀,含水率达到82.3%,拉断伸长率为498.2%.结论 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85.
摘 要 目的:优化复方延胡索止痛涂膜剂的成膜材料处方。方法: 选择聚乙烯醇124(PVA 124)和白芨胶为成膜材料,采用正交试验,以PVA 124、白芨胶、甘油和无水乙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通过对成膜时间和外观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筛选出最佳成膜材料的组成。结果: 最佳成膜材料的组成为:PVA 124 8 g、白芨胶1 g、甘油2 ml、无水乙醇15 ml。结论:优选的成膜材料可用于复方延胡索止痛涂膜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86.
人工软骨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聚乙烯醇溶液于-20℃左右的温度下冷冻6-12h,室温下颌化1-2h,上述过程反复进行1-3次,然后对试样进行真空脱水处理,制得一种人工软骨材料-PVA水凝胶。  相似文献   
87.
类肝素聚乙烯醇复合材料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聚乙烯醇羧甲醚(PC)、聚乙烯醇硫酸酯(PS)及聚乙烯醇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腈(PVAgHEMAAN)的合成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定性、定量证实了合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将PC、PS以不同重量比加入PVAgHEMAAN后形成的聚乙烯醇衍生物复合材料(CDPVA)对抗凝血性能的影响。(CDPVA)对人血的溶血度仅为32%,人血复钙时间比空白对照延长202s,凝血时间延长1857s。SEM观察表明CDPVA接触血液一定时间后表面没有形成血液蛋白纤维网络,具有微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88.
颅面部高血运肿瘤的术前栓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用聚乙烯醇颗粒( P V A) 栓塞颅面部高血运肿瘤对提高手术切除疗效的作用。方法 46 例颈外动脉分支参与供血的颅面部高血运肿瘤,先采用 P V A 栓塞颈外动脉供血分支,栓塞后3 ~10 天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瘤染色消失或基本消失26 例,80 % ~98 %消失12 例,60 % ~80 % 消失8 例。栓塞致头痛10 例,脑血管痉挛2 例。手术均全切除肿瘤,术中输血600 ~800 m L。本组采用栓塞加手术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P V A 术前栓塞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手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固定化黑曲霉细胞与葡萄糖异构酶协同反应生产高含量低聚果糖的优化条件。方法 :以磷酸化的PVA 海藻酸钙为载体包埋黑曲霉细胞 ,与固定化的葡萄糖异构酶协同反应 ,以蔗糖为原料转化生产低聚果糖。结果 :7.5 %PVA ,1.0 %海藻酸钠包埋 10 %黑曲霉细胞 ,在 pH 6 .7的饱和硼酸 0 .75 %BaCl2 中成型 ,于 0 .7mol/LNaH2 PO4 中强化 1h。与固定化的葡萄糖异构酶一同在 5 0℃ ,pH 7.0条件下与 40 %蔗糖溶液反应 3.5h。重复反应 5批 ,平均转化率为 5 7%。结论 :用优化条件制得的固定化细胞与葡萄糖异构酶协同转化生产低聚果糖 ,重复利用性好 ,且转化率高于单独使用黑曲霉  相似文献   
90.
背景:近年来创伤敷料的研究发展较快,但很少有中药联合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复合密闭敷料,且现有的创伤敷料作用较局限,不能适用于任何创伤伤口。 目的:制备适用于中药载入的密闭敷料支架,并测定其性能。 方法:将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共混,预冻,冷冻干燥得到支架,考察两支架的吸水性、含水量、相对保湿性、透气性、孔隙率、支架的外形。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所制成支架的吸水性、含水量、相对保湿性、孔隙率优于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所制成的支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适宜作为密闭敷料支架材料。 关键词:敷料支架;壳聚糖;明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