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聚乙烯醇栓塞介入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PVA)栓塞化疗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在中央型肺癌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24例和21例.行支气管动脉及其他供血动脉造影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对照组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疔药,而试验组用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依血供情况分别经每一条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继以聚乙烯醇(PVA 300~600 μm)经微导管栓塞上述每一条供血动脉.结果 对照组缓解率(CR PR)50%,实验组缓解率(CR PR)90.4%.对照组获得手术根治机会者2例,术后全部化疗,余22例行综合治疗.实验组获得手术根治机会者达7例,术后全部化疗,余14例行综合治疗.随访2~24 个月,对照组3例死亡,实验组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聚乙烯醇栓塞介入治疗中央型肺癌,其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灌注.长期疗效有待于大量增加的临床病例及长期随访,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短期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一种由改良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制成的新型人工髓核(Everge|),对其进行短期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GB/T16886的要求,对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进行了包括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哺乳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内的毒理学测试。结果 Everge|人工髓核材料无细胞毒性作用,无致敏性,无明显的溶血现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哺乳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材料无致突变性。结论 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男20,女12)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作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PVA颗粒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所有32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8例(87.5%),1~3天内咯血停止4例(12.5%),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2例(6%).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VA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烈士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长期以来,手术铺以药物治疗是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但肌瘤肃除术及子宫切除术不易被未生育和年轻妇女所接受,对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咄咄怪事者有一定定困难[1].  相似文献   
4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呈雌激素依赖性。临床和尸检资料显示:35岁以上妇女中有20%~40%患子宫肌瘤。月经过多为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痛经、由于子宫增大引起的腹胀和局部压迫症状等。子宫肌瘤还可导致不孕和晚期流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34例子宫肌瘤患均采用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方法,注射聚乙烯醇(PVA)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15个月(平均6个月),总的症状改善率91.2%(31/34),表现为月经增多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下腹部胀痛消失,栓塞后肌瘤均有缩小,B提示瘤体缩小1/3或以上达79.4%(27/34)。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子宫动脉造影,对子宫肌瘤患者82例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PVA)进行栓塞治疗,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瘤体大小变化情况。结果78例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或恢复正常,80例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有效率为97.5%。结论超选肿瘤供血动脉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利用导管超选择脾动脉至脾门处,以PVA(直径:500~700μm)为栓塞剂行PSE,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26例患者中,术后24 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P<0.05)。栓塞后1年内,25例白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24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聚乙烯醇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49.
利用胶原和聚乙烯醇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依据仿生学原理,应用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 collagen,CoⅡ)、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和聚乙烯酸(polyvinyl alcohol, PA)来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 依据人体正常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Ⅱ型胶原、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添加高分子聚合物PVA来提高支架强度,应用冷冻干燥等技术制备复合支架,接种细胞体外静态培养7 d,通过力学测试、扫描电镜和组织染色等方法 对支架进行检测.结果 支架孔隙均匀,孔隙率为93%~95%,CoⅡ-CS-HA-PVA复合支架最大张力约为1.19 N,单纯CoⅡ-CS-HA复合支架约为0.55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5,P=0.002),细胞在支架上均匀分布,活力旺盛.结论 CoⅡ-CS-HA-PVA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为种子细胞增殖分化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谢红  黄华  卢华  卢来春  管海燕 《中国药房》2012,(13):1210-1212
目的:制备具有抗菌作用的盐酸莫西沙星(MH)静电纺丝膜。方法: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MH为模型药物,制备具有优良透气性能的抗菌静电纺丝膜。以溶液可纺性、静电纺丝的形态结构等为指标,筛选12%PVA与2%SA不同体积比(4:1、3.5:1.5、3:2、2.5:2.5、2:3、1:4)的纺丝溶液及静电纺丝膜的加药量以确定最佳处方。测定静电纺丝膜的透气性能并与口罩无纺布比较。结果:最佳处方为12%PVA与2%SA的体积比为3:2,加药量为2%;纺丝溶液可纺性好,所制静电纺丝直径小且均匀,表面光滑,串珠状纺丝少,收率为(86.73±2.92)%,透气性能优于无纺布(P<0.05)。结论:制备的MH静电纺丝膜载药均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