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414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102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0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D -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1例APL患者(包括7例合并DIC患者)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1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2.38±0.98)mg/L较正常对照组(0.25±0.09)mg/L明显升高(P<0.01) ,其中7/21例并发DIC者(2.52±0.12)mg/L明显高于14/21例不并发DIC者 ,(2.18±0.96)mg/L。结论APL患者D -二聚体检测值随维甲酸治疗逐渐降低 ,并可预测ATRA治疗过程中DIC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研究氧化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As2O2、ATRA处理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r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变化,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As2O3(0.51μmol/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核仁减少但未消失;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化学染色和NBT反应变化不明显。结论:0.5μmol/L As2O3联合1μmol/LATRA可使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产生轻微的形态学分化趋势,尚不足以引起其发生功能分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中NGAL活性和血浆中MMP-9、TIMP-1与COPD病变的关系及体外ATRA干预后NGAL、MMP-9和TIMP-1的变化,以揭示ATRA逆转的作用机制。方法以30例COPD患者为实验组,20例发作期哮喘为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肺功能检查,RT-PCR测定COPD组及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MN中NGALmRNA的表达强度,ELISA测定其血浆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COPD组PMN分为ATRA组和未干预对照组,RT-PCR测定细胞沉淀中NGALmRNA的表达强度,ELISA测定上清液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和哮喘组血浆中MMP-9、NGAL水平和MMP-9/TIMP-1比例显著高于未干预对照组(P<0.05);TIMP-1水平显著低于未干预对照组(P<0.05)。COPD组与哮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肺功能与MMP-9和NGAL成负相关,与TIMP-1成正相关。ATRA干预后,COPD患者中MMP-9、NGAL水平较前下降,TIMP-1较前上升,MMP-9/TIMP-1比例降低。结论COPD组NGAL、MMP-9和MMP-9/TIMP-1摩尔比例升高,TIMP-1降低;可作为COPD患者PMN活性的诊断依据。ATRA通过下调MMP-9、NGAL,上调TIMP-1的表达,纠正MMP-9/TIMP-1失衡,可能对肺气肿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The tumoricidal activity of mouse macrophage (M phi) activated with retinoic acid (RA) and the effect of RA in combination with CP on mouse M phi were studied with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light microscopy, and 3HTdR labelling technique. The results of our studies suggest that: (1) RA can activate mouse peritoneal M phi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and the RA-activated M phi are cytostatic and cytolytic to A549 cells. The degree of activation i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r dosage of RA given, and (2) RA can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CP-activated M phi. A summation effect was obtained by giving RA in combination with CP. This effect was related to the dosage of RA. When optimal dosage was given in combination with CP, a synergistic action in activating M phi could be obtain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could be seen under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light microscope in killed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56.
维甲酸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维甲酸(RA)对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发病过程的作用,从第11周开始,对DENA诱癌的Wistar大鼠隔日腹腔注射RA,每只动物连续给药10次,并设对照组,在诱癌满16周时,每组处死7只,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脏形成的大于等于3mm和大于等于5mm的结节数和所见最大结节的体积,给药结束后大加其他措施直至死亡,计算生存时间,在给药前,结束时和给药后20d分别记录大鼠体重,实验发现,治疗组肝切面结节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节体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延长55.8%(P<0.05),但体重差异不明显,结果提示,RA可明显减轻DENA诱发大鼠肝硬化的程度,形成肝癌结节的数目的大小,并延缓其发展,而且可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7.
维甲酸类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甲酸类化合物是维生素A类衍生物 ,包括维甲酸 (reti noicacid ,RA)、维胺酸、维胺酯及天然维生素A等 ,约有 4 0 0 0多种。其中以RA最常用 ,包括几种异构体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retinoicacid ,ATRA)、9顺维甲酸 (9 cisretinoicacid ,9 cisRA)和 1 3顺维甲酸 (1 3 cisretinoicacid ,1 3 cisRA)等。体内外研究发现 ,它们对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 ,并能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 ,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等。…  相似文献   
58.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 ,ATRA(2 .5× 10 -6mol/L)分别作用经PDGF -BB(2 0ng/ml)和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s,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s的迁移活性。结果 :ATRA作用的VSMCs对PDGF -BB和 10 0 %FCS的化学趋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ATRA具有抑制VSMCs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研究,观察类胡萝卜素和维甲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维甲酸和类胡萝卜素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细胞MCF-7和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维甲酸和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出剂量、时间和结构效应以及细胞的特异性。其中β-胡萝卜素对ER+和ER-乳腺癌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维甲酸和其他4种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虾青素、角黄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对ER+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ER-乳腺癌细胞。结论:β-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机制不同于维甲酸和其他4种类胡萝卜素,也不需转化为维甲酸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维甲酸(RA)对NIH/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