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9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383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27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24篇
内科学   1668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710篇
特种医学   3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4959篇
预防医学   1431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093篇
  18篇
中国医学   67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913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383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简称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最常见的类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简称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两者无论在临床或脑脊液(CSF)常规生化鉴别都比较困难,且常常相互误诊,两种脑膜炎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发病较为少见,现报道我院收治结脑合并隐脑1例确诊的患者。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肝脏功能受损情况与年龄及细菌种类的关系。方法 ~3岁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1~3天做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细菌培养+药敏。确诊病例次日查肝功,发现AST、ALT1项或2项升高者,做乙肝十项、丙肝系列检查。临床观察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原体组肝脏功能受损比例及恢复的时间。结果 3个年龄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初查时以~6个月发生率最高,为53.3%,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60,P〈0.05);治疗后14天复查以~6个月发生率最高,为4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06,P〈0.05);治疗后21天复查仍以~6月发生率最高,为23.3%,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39,P〈0.01);治疗后28天所有病例AST、ALT全部恢复正常。4种致病菌化脑患儿初查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61.5%,其次为大肠杆菌组,为41.7%,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2,P〈0.05);治疗后14天仍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46.2%,其次为大肠杆菌,为41.7%,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469,P〈0.05);治疗后21天仍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23.1%,其次为大肠杆菌,为16.7%,但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4.542,P〉0.05);治疗后28天所有病例AST、ALT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婴幼儿化脑肝功受损比较常见,年龄越小受损比例越高,恢复时间越慢。不同病原体的化脓性脑膜炎以金葡菌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大肠杆菌组。  相似文献   
53.
《大众健康》2006,(3):16-17
问:我国痛风病人为何逐年增多?答: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体力劳动的强度有所减轻,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糖类及较低水平蛋白质食物,转变为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加上部分人缺乏适当的体力活动,使体重超过标准,痛风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南方上升的趋势比北方明显:同时,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医务人员对痛风认识的提高,使被漏诊和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丹毒、骨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的痛风,能得到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54.
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疗效探讨(附3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最佳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前有20例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4例。采用涂片墨汁染色法,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法,阿利新兰染色法检出隐球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84.00%,81.82%。单一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12例,好转4例,恶化2例,死亡6例。应用大扶康或氟康唑静脉注射18例,其中对于较重的辅以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和(或)氟美松,好转14例,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率很高。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多次反复送检,可以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率。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好,首选大扶康或氟康唑,辅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5.
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结核性脓肾(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5例经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结核性脓肾的经验.5例均完整切除患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平均手术时间121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80 ml;2例术中干酪样脓液外渗,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2个月后痊愈,术后病理均为肾结核.  相似文献   
56.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虽为临床上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但其发病在逐步增加。早期起病隐匿,常被忽视。患往往因胸痛和进行性气急而就诊,易被误诊为胸膜炎、转移性癌性胸腔积液、肺部良性肿瘤、包裹性胸腔积液、肺癌等。临床上如有午后发热、胸痛等,更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我院1995~2001年收治5例因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而入院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现将病史资料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结核菌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与耐药菌株的增加,结核病发病率又呈快速上升趋势,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病中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病型之一,诊治不当可导致死亡与神经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而早期诊断以获得早期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总结贵州省人民医院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7例儿童结脑的临床资料与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59.
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