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87篇
  免费   1357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526篇
妇产科学   308篇
基础医学   2744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3194篇
内科学   3452篇
皮肤病学   525篇
神经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5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566篇
综合类   6522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334篇
药学   2439篇
  35篇
中国医学   2081篇
肿瘤学   94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498篇
  2011年   1649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501篇
  2008年   1665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472篇
  2003年   1347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EM)沙鼠在抗骨桥蛋白(OPN)抗体干预下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5和IL-10水平动态变化,探讨抗OPN抗体对泡球蚴感染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的方法,用20%泡球蚴组织混悬液感染长爪沙鼠18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球蚴病(AE)沙鼠模型。将感染沙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60只。实验组沙鼠接种泡球蚴后当天经尾静脉注射抗OPN抗体,每次0.15ml,每隔两日注射一次,注射7次后,每隔1周注射一次;对照组沙鼠经尾静脉注射兔血清(时间和剂量同上);空白组为单纯模型组。分别于感染1、20、40、60、80和100d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沙鼠,摘眼球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TNF-α、IL-5和IL-10含量。结果感染100d时实验组IL-10为(77.93±4.13)pg/ml,对照组为(82.46±4.24)pg/ml,空白组为(84.69±5.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的IL-10水平及各时间段其他3种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宿主抗肝泡球蚴免疫。抗OPN抗体可能对血清IL-10表达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跟腱断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损伤,若治疗不当,将影响患者提踵功能。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大类;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治疗的效果最佳,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该病逐渐占主导地位。本文对跟腱的解剖学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细胞因子在跟腱愈合中的作用3个方面对跟腱断裂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中的自身免疫反应.方法:20只SD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于坐骨神经旁的方法建立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坐骨神经痛模型);对照组大鼠手术方法同实验组,但不放置髓核.术前及术后1、2、3周时采用爬坡实验及后肢机械缩爪阈值测定评估大鼠造模前后后肢运动能力及痛觉过敏的变化.术后3周时处死动物应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12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情况;应用BCA蛋白定量法观察坐骨神经中磷脂酶A2(PLA2)的活性.结果:所有大鼠模型建立前爬坡试验结果均为Ⅳ级,造模后对照组爬坡试验仍为Ⅳ级,实验组在造模后1、2及3周时爬坡试验均为Ⅲ级.实验组大鼠造模后1、2、3周时的后肢机械缩爪阈值分别为67.2±8.4、41.3±5.2及40.7±5.3mmHg,较术前(90.4±5.0mmHg)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出现较为明显的痛觉过敏.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血清中IgG含量4.98±0.96g/L及IgM含量1.45±0.37g/L较对照组(4.31±0.77g/L及0.79±0.35g/L)明显上升(P<0.05);血清中TNF-α、IL-6、IL-12的含量(205.77±46.32pg/L,186.4±87.3pg/L,69.23±27.46pg/L)较对照组(11.01±2.53pg/L,85.0± 13.2pg/L,21.65±11.93pg/L)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大鼠移植髓核中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阳性沉积,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坐骨神经中PLA2活性为0.0766±0.0039μmoL/(min·L),较对照组0.0006±0.0010μmoL/(min·L)明显升高(P<0.05).结论: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中存在着由移植髓核引起的全身及局部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导致其疼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组织工程学技术治疗骨缺损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这些方法虽然在实验和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成果,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3]: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4-5],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率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隐睾睾丸组织中干细胞因子(SC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左侧隐睾成功模型48只,体重(200±20)g,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GDNF 7 d组,C组为GDNF14 d组,D组为GDNF 21 d组。每组根据设定处理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采集左侧睾丸并行生化指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检测;TUNEL检测隐睾组织细胞调亡指数(AI);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学形态;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隐睾组织中SCF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隐睾组织中SC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GDNF组相比,其中GDNF 14 d组中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GDNF 7 d组、GDNF 14 d组、GDNF 21 d组AI分别为13.5±0.64、8.42±0.16、4.45±0.34、7.32±0.09。对照组与GDNF 14 d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GDNF组生精细胞凋亡减少,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下降明显,SCF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NF对大鼠单侧隐睾组织生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提高SCF表达含量,从而改善睾丸生育能力,其以GDNF 14 d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刘畅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57-1560
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必然结果,可一旦增生过度,尤其是在面颈部及四肢等关节部位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引起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而瘢痕疙瘩(keloid,KD)为病理性瘢痕的一种,是由于胶原过度沉积而导致的纤维增生性疾病,常超过损伤边界的正常皮肤,伴瘙痒和疼痛,由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腹腔引流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研究能否通过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早期诊断术后肠梗阻.方法 我们选择了100例行乙状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第1、3、5d提取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检测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有8位患者在术后第10~15 d出现肠梗阻,两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术后第5d,肠梗阻组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而非肠梗阻组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总体来说,非肠梗阻组的92例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在术后前5d呈下降趋势,而肠梗阻组的8例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腹腔引流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一项早期预测术后肠梗阻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BP治疗,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血浆TNF -α、IL -1β、IL -6、IL -8的浓度,并与同期健康人群做比较。结果 31例患者好转出院,存活率为86.1%,血生化指标明显改善;SAP患者血浆TNF -α、IL -1β、IL -6、IL -8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BP治疗24 h后四种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48 h后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CBP可有效清除SAP患者血浆炎症介质,从而阻断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制备骨肉瘤U-2OS细胞NOD/SCID小鼠肺转移模型,探讨CIK/NK细胞对肺转移瘤的杀伤作用。方法 60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接种U-2OS细胞2×106(0.2 ml)后24 h,输注CIK/NK细胞(2×107/0.2 ml);B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接种U-2OS细胞2×106(0.2 ml)后24 h,注射生理盐水0.2 ml;C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后24 h,注射生理盐水0.2 ml。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及肺部肿瘤负荷情况。结果 B组接种U-2OS细胞后29 d内小鼠全部死亡,其中16只肺部出现肉眼可见瘤块;A组接种U-2OS细胞后60 d内小鼠死亡8只,肺部均发现肉眼可见瘤块,余12只肺部均无瘤块。A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死亡时体重明显低于A组,而肿瘤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IK/NK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有肯定的抗骨肉瘤肺转移瘤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抑郁障碍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本文就目前主要的致炎细胞因子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