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1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58篇
口腔科学   581篇
临床医学   983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科学   542篇
综合类   2466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890篇
  5篇
中国医学   815篇
肿瘤学   365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提供肝肿瘤局部靶向消融新方法。方法 应用电泳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该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纳米磁处理组 ,在不同剂量与时间点条件观察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率。结果 纳米磁组细胞凋亡率 2 4h时由 2 5 %上升到 5 4% ;3 6h时 ,纳米磁组、表阿霉素组、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78% ,5 3 % ,2 % ,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 (t =3 0 5 ,P <0 0 5 ) ,凋亡率、药量、与时间呈正相关 (r=0 96,P <0 0 5 )。结论 纳米磁可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可以提供肝肿瘤有效的靶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62.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技术。此种新技术是指在1-100nm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进行研究和应用。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将物质转变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的科学技术。纳米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为起点,从纳米材料出发或采用纳米加工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纳米科技保健产品对促进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纳米技术简介1.1 纳米与纳米技术纳米 (nanometer,nm)是一种度量单位 ,1nm =10 - 3μm =10 - 6 mm =10 - 9m。一个纳米相当于十个氢原子并排起来的长度[1] 。目前国际上公认 0 1~10 0nm为纳米尺度空间。也有人把尺寸 10 0~ 10 0 0nm视为亚微米体系 ,尺寸 1~ 10 0nm划分纳米体系 ,而将尺寸 <1nm的粒子称为团簇[2 ] 。团簇是指几个或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 ,它比分子大 ,而比小片的晶体小。[3] 。当物质加工到纳米尺寸 0 1~ 10 0nm时 ,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4 ] 。纳米科学技术 (NanoST)是 2 0世纪 80…  相似文献   
64.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结果:MTT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1ml.在极限浓度时的LD50测不出,MTD值达到6g/ks;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应用于肿瘤热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粥样斑块慢性聚集并沉积于大中型动脉内膜,导致严重的狭窄和血运障碍,引发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纳米药物相对于传统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广泛受到关注。本文重点综述几种纳米靶向颗粒(系统)和外泌体靶向载药系统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简述代表性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对其靶向性进行分析,并概述纳米药物的益处和内在挑战。尽管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挑战,但是纳米颗粒和外泌体靶向载药治疗的前景广阔,并有望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6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近年来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血-脑脊液屏障限制了某些药物直接向大脑的传递,阻碍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脑靶向纳米递药系统被证实可提高穿越血-脑脊液屏障的效率,实现药物在大脑的高效释放。本文综述近年来纳米递药系统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进展,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疗效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
明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得明胶—聚乳酸载五氟脲嘧啶(5—Fu)微球,以混合型乳化剂Tween—80:Span—80=5:1—作为初乳乳化剂,O—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复乳乳化剂,考察了明胶—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成球性、药物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内部水相药物浓度和PLA分子量等均对载药微球的结构与性能产生影响,经优化条件得到了成球性和体外释放都比较好的载药微球。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断奶仔猪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脱碘酶活性的影响。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饲养“杜长大”断奶仔猪(8.3 kg左右)。结果表明: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的硒浓度为1.0 mg/kg时,仔猪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4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为1.0 mg/kg,仔猪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为0.10~0.40 mg/kg时,两种硒源对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0和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活性显著低于各硒源的添加水平(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脱碘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69.
在实验室中将人体肾结石经过细胞培养后,美国马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成功地从中分离出纳米粒子,以及同纳米粒子相关的蛋白质、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得人们在了解纳米粒子是否具有活性并导致疾病的研究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研究报告发表在12月份出版的《调研医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70.
背景:陶瓷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与口腔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度美观性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良好的磨损性能对修复体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机制及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陶瓷材料提供思路。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在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涉及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的相关研究。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ceramic material,wear property”,最终共纳入3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全瓷材料自身耐磨性均高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全瓷材料中氧化锆陶瓷磨损性能最佳,美学性能较弱。②玻璃陶瓷中氧化锆加强型硅酸锂玻璃陶瓷磨损性能较好,但应用时间较短,长期疗效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③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中树脂纳米陶瓷材料磨损性能优于聚合物渗透陶瓷。④在后牙区全冠修复可选择氧化锆陶瓷,前牙区全冠修复可以根据患者的美学需求选择高透性氧化锆陶瓷或玻璃陶瓷。⑤贴面、嵌体和高嵌体修复可选择长石瓷、玻璃陶瓷和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但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耐磨性差,需避免用于高应力承载区。⑥对牙本质暴露、氟斑牙和牙齿酸蚀症患者可考虑树脂纳米陶瓷材料,但这类患者适宜的陶瓷材料相关研究较少。⑦表面粗糙度对陶瓷材料的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临床口腔修复应用中采用良好的抛光表面可提高陶瓷材料磨损性能,而且对修复体进行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