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4 毫秒
91.
目的 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 (3S, 4R, 7R, 8R, 9S)-3, 8-二羟基-4, 7, 9-三甲基-2, 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 6, 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2.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龙盛京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12-1913
红树林植物榄李的花、叶、皮及木质部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活性成分是三萜、甾醇、单宁及长链脂肪酸。一些化学成分的药理实验表明榄李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真菌、抗高血压等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从一株南海红树林青霉属真菌(No.2556)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Sch54796(1),Sch 54794(2),对羟基苯甲酸(3),尿嘧啶(4),丁二酸(5),Vermopyrone(6)。化合物1、2、6为首次从青霉属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喉癌细胞hep 2抑制的IC50分别为9、33μg/ml,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抑制的IC50分别为17、25μg/ml,具有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4.
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中的环二肽和核苷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一株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环二肽类成分和3个核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环(异亮-缬)二肽(Ⅰ)、环(亮-缬)二肽(Ⅱ)、环(亮-异亮)二肽(Ⅲ)、环(亮-亮)二肽(Ⅳ)、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Ⅴ)、腺嘌呤(Ⅵ)、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Ⅶ).结论 4个环二肽类成分为该属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海南红树林内生真菌Fusarium sp. HSL-3次级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采用大米培养基对菌株静置培养,同时采用柱层析色谱法和HPLC对该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且通过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有机波谱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lateritin(1)、4-carbomethoxy-6-hydroxy-2-quinolone(2)、3,5-dimethoxydihydrofusarubin D(3)、anhydrofusarbin(4)、3,3''-methylene-bis (4-hydroxybenzaldehyde)(5)、crypticin B(6)、vanillyl alcohol(7)和3,4-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8),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镰刀菌属Fusar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对RAW264.7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化合物3在50 µmol·L-1时的NO抑制率为87%,化合物5在50 µmol·L-1时的NO抑制率为71%),而化合物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7.92±0.27)µmol·L-1结论 从海南红树林内生真菌Fusarium sp. HSL-3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5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化合物1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3种植物和沉积物来源真菌多样性进行勘探,旨在发现潜在的真菌新物种和药用真菌。方法 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初步鉴定,并对真菌发酵粗提物进行抗菌、抗新冠病毒靶标、抗结核、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广泛活性筛选。结果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和沉积物中共分离得到164株真菌,鉴定出106株,分布在17个目33个科43个属,其中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分别占总体的12.26%、12.26%和9.43%。结论 初步认知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3种植物及沉积物来源真菌的多样性,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真菌,为后续研究红树林环境来源的真菌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