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63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索电子顺磁波谱(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检测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并研究红参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的体外清除作用,并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分析红参中的主要皂苷成分,然后研究这些人参皂苷成分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 确定了羟自由基的生成体系为:Fe2+ 0.1 mmol?L-1、H2O2 500 mmol?L-1、DMPO 225 mmol?L-1;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其清除?OH的效力与浓度成正相关;LC-MS分析显示该红参提取液中主要含有Rh1、Rf、Rb3、F1、F2、Rg3、Rg5等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g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用EPR技术研究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红参具有明显的清除?OH的能力,且人参皂苷Rg5是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之一,确定了红参抗自由基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红参及人参皂苷Rg5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52-256
[目的]探讨高丽红参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8周龄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大鼠左耳鼓膜内注射给予庆大霉素(剂量20μL,质量浓度为0.5 mg/L,每2 d给药1次,共7次),实验组大鼠在注射给予庆大霉素7 d前开始灌胃给予高丽红参粉溶液(剂量为2 mL,质量浓度为500 mg/kg,每日给药),7 d后开始注射给予庆大霉素,方法与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注射给予庆大霉素前和实验第1,8,15,22,30 d时分别行耳前庭功能和听力功能检查.第30 d检查结束后取大鼠耳蜗前庭器行固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球囊斑和椭圆囊斑毛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实验各时间点时的听力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功能检查及头偏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注射给予庆大霉素1 d后4只大鼠出现严重头偏(>40℃),3只出现中度头偏(10℃~40℃),而实验组均未出现(P<0.01);提尾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注射给予庆大霉素后4只大鼠出现不能控制的头旋转,而实验组大鼠均未出现(P<0.05);游泳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5只及实验组1只大鼠出现游泳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耳蜗毛细胞和球囊斑/椭圆囊斑毛细胞计数间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丽红参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前庭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认为可能与保护毛细胞免受损伤和促进毛细胞增殖有关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红参发酵产物(FRGE)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的影响,阐明FRGE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GMCs分为正常对照(NG)组、高糖(HG)组、高糖+不同浓度(3.75、7.50和15.00 mg·L-1)FRGE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观察各组GMCs的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Ⅳ型胶原蛋白(Col Ⅳ)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GMCs增殖率升高(P<0.01),Col Ⅳ水平升高(P<0.01),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HG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FRGE组GMCs增殖率均降低(P<0.01),Col Ⅳ水平降低(P<0.01),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FRGE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GMCs增殖,促进ECM的降解,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26批红参药材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中人参皂苷Rg 1、Re、Rb 1的含量。结果26批红参药材中总皂苷含量为1.2%~3.0%,人参皂苷Rg1、Re含量之和为0.17%~0.61%,人参皂苷Rb1含量为0.21%~0.81%。结论不同产地的红参药材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存在差异,提示应进一步规范红参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及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75.
《中国药房》2017,(7):943-947
目的:研究生晒参和红参中中性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煎煮法分别从生晒参、100℃和120℃炮制的红参3个样品中提取粗多糖,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分离得到中性多糖,再用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柱根据分子量大小对中性多糖进行分级得到不同组分。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O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还原能力试验(以FRAP值计)考察3个样品的中性多糖及其组分共9个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3种中性多糖分级后均得到Ⅰ和Ⅱ2种组分。中性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120℃红参的中性多糖及其组分Ⅱ的活性最强,其对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IC_(50))分别为0.258、0.253 g/L,对O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7.157、6.845 g/L,FRAP值分别为3.0、2.8 mmol/L(质量浓度为1.2 g/L时)。结论:120℃红参中中性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于100℃红参和生晒参,其中组分Ⅱ发挥主要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6.
《中成药》2017,(1)
目的评价红参中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卵巢癌作用及优势。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来自红参的人参总皂苷中主要单体的含有量;体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膜联蛋白V-PE/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人源卵巢癌细胞SKOV-3和HO-8910生长及凋亡诱导的影响;体内通过建立裸鼠SKOV-3卵巢癌皮下移植模型,对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的抑瘤率、相关安全性及荷瘤小鼠生存时间进行评价。结果人参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含有量为10.04%,人参皂苷Re为5.30%,人参皂苷Rb1为9.62%。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SKOV-3的IC50分别为(184.57±14.93)、(9.32±1.18)、(2.54±0.32)μg/m L;对HO-8910的IC50分别为(316.82±27.61)、(36.87±2.34)、(21.47±1.96)μg/m L。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10μg/m L+50μg/m L)可以诱导(52.1±3.5)%的SKOV-3细胞和(27.1±2.5)%的HO-8910细胞凋亡。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荷SKOV-3卵巢癌裸鼠的抑瘤率为(76.67±5.93)%,中位生存时间为38 d,实验观察期内荷瘤裸鼠体质量、肝指数和脾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抗卵巢癌作用,并且两药联用优于单药使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红参中铁(Fe)、锰(Mn)、锌(Zn)、铜(Cu)、硒(Se)、铅(Pb)、砷(As)、汞(Hg)和镉(Cd)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28批不同产地红参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红参Fe、Mn、Zn含量均较高,Se含量极低,有害元素Pb、As、Hg、Cd、Cu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限量标准。28批样品聚类为两类。结论 不同产地红参均富含Fe、Mn、Zn,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程度小,安全性相对较好。不同产地红参Fe、Zn、Cu、Se、As元素含量差异性均较小,Mn、Pb、Hg、Cd元素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鉴别红参和高丽参.方法 收集中国红参、韩国高丽参及朝鲜高丽参的样品,采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法测定光谱图,用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正确鉴别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运用于高丽参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79.
人参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炮制对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影响,为其新的炮制品研发奠定基础。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录的近20年有关人参及炮制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人参炮制方法多样,炮制品以生晒参和红参为主。在人参加工成红参过程中,产生红参的特有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h2、20-(R)-人参皂苷Rh1、20-(S)-人参皂苷Rg3、20-(R)-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s1、人参皂苷Rs2、麦芽酚、人参炔三醇和人参炔二醇等;炮制使人参在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抗肝毒及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方面的活性增强。结论:人参在加工过程中不但使各类成分发生转化,而且生成活性更强的新化合物,但是目前并没有彻底解决其副作用问题。应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结合中药炮制学理论,研制新的人参炮制品,使其既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精髓,又制约其副作用,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激光散射法测定红参微粉粒径分布的方法。方法 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 3000E激光粒度分析仪,AERO M型干法进样器进行测定。进样空隙高度:1.5 mm,分散气压:3.5 bar,进样速度:60%,折射率:1.52,样品和背景测量时间:30 s,吸收度:0.1,遮光度:0.5%~5%。结果 5批红参微粉重复性测定结果中,Dv(10)、Dv(50)、Dv(90)的RSD均<4%,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相关要求。结论 激光散射测定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红参微粉的粒度分布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