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9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91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65篇
预防医学   619篇
药学   399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抽样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巍 《精神医学杂志》2006,19(4):245-247
目的调查本院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了解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20抽取1995~2002年间的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心理咨询门诊病例79份,普通专科门诊病例143份。自行设计表格对就诊者的性别、年龄、初诊诊断和服药、住院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者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以及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者以心境障碍和神经症为主(分别达25%和27%),普通专科门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48%,t=14.66,P<0.005);(2)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心理咨询门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的应用率较高(50%vs 14%,P<0.005),两处就诊者的预后也存在差异。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在初诊中存在一定的分工;两者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我国有待建立规范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全社会对非重性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2.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是解决精神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1],掌握和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40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关于拮抗药的临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自五十年代初问世以来,对治疗精神疾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由于该类药物的生化效应作用,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还可产生很多副作用及毒性效应,尤以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EPS以下同)为著。因此,抗胆碱能药物应运而生,早期在临床只是个别的,暂时性应用。然笔者综合八十年代以来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认为: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有常规使用乃至滥用的趋势,并由此产生诸如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意识障碍、阿托品样效应等。故本文试就精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抑郁症与绝经年龄的关系,我们做以下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2005年1—12月我院门诊或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17分;(3)月经完全停止12个月以上;(4)抑郁症病程≥1年。排除停经前无抑郁发作史,以及有内分泌、妇科疾病、记忆障碍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入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司法鉴定中精神病患者反复上访原因。方法 对诊断为无精神病者与诊断为精神病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者的上访诱因、动机、目的、内容、时间、形式、有否过激行为等进行比较。结果 上访诱因、动机、目的等方面以生活、工作、经济问题为主;上访时间以患病5—20a者居多。共33例(71.73%):上访者中有过激行为者21例(45.65%)。结论 精神病患者上访者中以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居多。其特点与正常人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接待上访者及处理上访问题时。应加以严格区分并正确、合理解决上访要求。以免产生不良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6.
托吡酯治疗成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及脑血流量的变化;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3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非结合胆红素在脑梗死急性期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罗淼 《中国护理杂志》2004,1(6):352-352
春季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精神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春季,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率的33%。  相似文献   
48.
中国现在的心理医生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是经过劳动部培训及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的背景可能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律学,教育学等构成。其特点是:咨询对象主要是一般的心理问题或压力,服务很好,预约方便,但是收费很高,一般每小时200-500元.甚至更高。在技术上的劣势:可能会对一些已经发展成精神疾病的患者漏诊,而耽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9.
李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38-2238
1 鉴定分析 案例1:被鉴定人,女,51岁,初中文化,已婚,黑山县人,农民.因用镐将大夫李XX打死,将其尸体藏在自家东耳房内,后找村治保主任请其报案,自己跑到沟里试图咬舌自尽未遂.案发后经调查了解,被鉴定人在22日前曾因患精神疾病在兴城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此后病情时好时坏,犯病时自己叨咕,骂人,到处乱走.案发前几天曾上吊自杀一回,离家出走一次.故办案机关对其当时的精神状态提请鉴定.鉴定精神检查时呆坐,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我的定向力不完整.  相似文献   
50.
妙龄少女小娟,性格内向.是家人眼中的”乖乖女”。可是最近突然满嘴黄色笑话,甚至还脏话连篇!并出现了手乱抖、下肢僵直等现象,家人觉得情况有异常,认为她有精神疾病,带她就医诊治,才发现原来是威尔森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