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00篇
预防医学   27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469篇
  4篇
中国医学   3314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繁枝补血草中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4mL·L-1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用外标法计算其含量。结果槲皮苷质量浓度在4.912~98.2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0.434x-11.864(r=0.999 6);槲皮素质量浓度在12.833~102.66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43.358x-45.586(r=0.999 7)。槲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值为1.82%(n=6);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值为1.3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误差小、重复性好,可作为繁枝补血草中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综述苍耳草与苍耳子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等方面的异同点.苍耳草性微寒,味苦、辛,临床上主治慢性鼻炎、麻风、肠伤寒、皮肤癌、小儿腹泻等.苍耳子性温,味苦、甘、辛,临床上主治鼻渊、风寒头痛、湿疹、疥癣等,是治疗鼻渊的首选药.二者均含有脂肪酸、水溶性苷类、木脂素类、酚酸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倍半萜内酯、黄酮、蒽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但在一些化学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苍耳草中白桦脂酸、苍耳亭、石竹烯、伞花烃、紫云英苷等含量高于苍耳子,但α-蒎烯、α-松油醇、绿原酸、原儿茶醛(酸)和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却明显低于苍耳子.苍耳草与苍耳子均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炎镇痛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苍耳草还具有兴奋、抑制、利尿及电解质平衡等作用,苍耳子则还在降压、抗过敏、免疫调节、镇咳及对调节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作用.目前对苍耳草及苍耳子的毒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性物质和毒性机制两方面,以苍耳子的研究居多,苍耳草的毒理学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系统比较苍耳草与苍耳子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苍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刘晓蕾  张艳  礼海  王懿 《当代医学》2021,27(5):10-12
目的 分析参草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机理.方法 应用冠脉结扎法,制备CHF大鼠模型,应用参草通脉颗粒和赖诺普利对照治疗,测定大鼠血清中Wnt3a、Wnt5a、Wnt11配体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Wnt3a、Wnt5a、Wnt1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经药物干预后,参草通脉颗粒组和赖诺普利组大鼠血清中Wnt3a、Wnt5a、Wnt1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参草通脉颗粒组效果优于赖诺普利组(P<0.01).结论 参草通脉颗粒通过调控经典和非经典Wnt通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联合下调miR-425-5p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细胞库)分成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Anti-NC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inhibitor control)、Anti-miR-425-5p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425-5p inhibitor)、木犀草素+Anti-NC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inhibitor control,经40 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425-5p inhibitor,经40 μmol/L木犀草素处理)共5组,并对上述5组采用MTT测定细胞培养24 h后A值(以A值代表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培养12 d后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培养24 h后侵袭和迁移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p-Akt、c-caspase-3、c-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5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与Anti-NC组比较,Anti-miR-425-5p组、木犀草素+Anti-NC组、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与迁移数目和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ti-miR-425-5p组、木犀草素+Anti-NC组比较,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与迁移数目和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犀草素联合下调miR-425-5p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对香豆酸组合物(total coumarins of Hedyotis diffusa Willd,TCHDW)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CHDW(0.02、0.04、0.06、0.08、0.10 mg/m L),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asumi-1细胞,MTT法检测TCHDW对Kasumi-1细胞株作用24、48 h后的生长抑制作用。再以经一定浓度(0、0.02、0.04、0.06 mg/m L)的TCHDW处理2 4 h后的Kasumi-1细胞为对象,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Kasumi-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Kasumi-1细胞中有关凋亡信号传导通路蛋白Caspase家族、Bcl-2家族、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0.0 2~0.1 0 mg/m L的TCHDW可明显抑制白血病Kasumi-1细胞株的增殖,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性;Kasumi-1细胞核内凋亡小体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多。与空白组比较,TCHDW0.06 mg/m L组Caspase家族蛋白、Bak、Bax、Smac、p-ERK、Ras、p-P38、p-JNK升高(P0.01,P0.05);Bcl-2、Bcl-XL、Bim、Mcl-1、XIAP、CIAP1、CIAP2、Survivin、JNK降低(P0.01,P0.05)。结论 TCHDW可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凋亡机制与Caspase家族蛋白、Bcl-2家族蛋白和IAPs家族蛋白表达变化以及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996.
不同产地金银花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指标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找出4个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合理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和UV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相关程度分析方法对4种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4种成分为综合考察指标,其中山东临沂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较高;通过相关性评价,判定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总酚酸呈高度相关性,木犀草苷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呈中度相关,总酚酸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结论: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标成分评价及相关分析,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及合理利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7.
《中成药》2017,(12)
目的研究银线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的化学成分。方法银线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PHPLC进行分离鉴定,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醇(1)、邻苯二甲酸异辛烷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伞花内酯(4)、乌索酸(5)、7α-羟基谷甾醇(6)、金粟兰酮E(7)、金粟兰酮B(8)、芹菜素(9)、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3、6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中成药》2017,(12)
目的优化凤尾草中木犀草素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木犀草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条件为酶解pH 5.6,酶解温度48.6℃,酶解时间1.76 h,木犀草素提取率2.75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酶法提取凤尾草中的木犀草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鸭跖草科裸花水竹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IR,EIMS及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裸花水竹草中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九烷(1),二十烷酸辛酯(2),胆甾-7-烯-3-酮(3),22,23-二氢菠菜甾酮(4),二十四烷酸(5),三十烷酸(6),谷甾醇(7),菜油甾醇(8),豆甾醇(9),麦角甾醇(10),豆甾-7-烯-3-醇(11),豆甾醇-3-O-葡萄糖苷(12),胡萝卜苷(13),二十七烷酸甘油酯(14),bracteanolide A(15)。结论:其中化合物1~15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及其对PTEN、ERK、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AG脾虚湿热证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二参三草汤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病理性症状检查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TEN、ERK、AKT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病理性症状检查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TEN表达积分显著高于治疗前,ERK、AKT表达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二参三草汤可提高CAG脾虚湿热证患者PTEN表达量,降低ERK、AKT表达量,改善病理性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