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1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1800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17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2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507篇
预防医学   909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067篇
  7篇
中国医学   136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爆震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大鼠爆震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强脉冲噪声致聋大鼠模型30只,10只肌肉注射NGF4周(爆震前l周至爆震后3周),10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10只作正常对照,测定爆震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及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变化。结果 爆震后3dNGF组ABR反应阈恢复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快,2ld后,NGF组ABR已恢复正常水平,而生理盐水组未能恢复正常水平。扫描电镜示:爆震后3h:生理盐水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排列扭曲、倒伏、紊乱、融合及部分缺失,NGF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有轻度紊乱及松散;爆震后3d:生理盐水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病变无明显恢复,NGF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病变已不明显;爆震后lld:生理盐水组病变减轻,NGF组病变基本恢复;爆震后2ld:生理盐水组病变减轻,但有部分病变没有完全恢复,NGF组病变完全恢复。结论 NGF能防止受损的毛细胞进一步变性坏死,对听觉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非典的突然到来,使一直处于常规运转的各级医院经历了一次突然的冲击,这次冲击带来的变化耐人寻味。首诊负责制“硬碰硬” 3月中旬,北京的郑女士感到不舒服,她马上到北大医院拍片检查。她在看病时发现,虽然当时北京还没有统一设立“发烧门诊”,但这里的医生不仅仔细为每个病人测体温,而且把所  相似文献   
993.
庆大霉素耳毒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豚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霉素(GM)组,13只,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10只,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3只,检测各组动物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01),AP(N1)潜伏期GM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组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用12只豚鼠研究前庭膜和圆窗膜双膜破裂在突聋发生上的作用;于刺破前庭膜前、后及再刺破圆窗膜后分别记录耳蜗电图(ECoG)。结果发现:连续刺破前庭膜和圆窗膜后,动作电位反应门明显提高;N1波振幅明显缩小;潜伏期明显延长。对ECoG这种变化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以短纯音为刺激声,经受试者正前方2m处扬声器发出,对7例正常人和106例感音性聋(单侧98例、双侧8例),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试验证实有重振患者行双侧耳蜗微音电位(CM)测试。91例在主观重振频率CM振幅明显加大和延长,其中62例患耳CM检测阈与健侧相等或低于健侧,27例患耳检测阈高于健侧,2例双侧Meniere病CM在各自有重振的频率表现出增大及延长现象。部分患耳CM振幅增大的同时健侧CM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消24例(25耳)患者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3d为1疗程。可重复使用),对照组选取21例(23耳)患者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有效率为88%。其中治愈率为68%。而扩血管药物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依次为61%及21%。结论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阿斯匹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TXB2,6—K—PGF1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酶标记免疫法测定30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发病期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的含量,并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浆TXB2和6-K-PGF1a的影响。结果:突聋患者TXB2、TXB2/6-K-PGF1a(T/P)比值明显增高,6-K-PGF1α显著降低;阿斯匹林治疗后,TXB2及T/P比值接近正常水平,6-K-PGF1a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无显  相似文献   
1000.
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红  杨毅 《中原医刊》1997,24(1):42-43
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杨卫红1杨毅2杨凌2突发性耳聋(简称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发病的感音性神经性聋。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已引起耳科医师的高度重视。为此,近年来,我国广大中西医耳科医务工作者对本病中西医治疗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发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