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0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83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2135篇
预防医学   28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49篇
  5篇
中国医学   661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当归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5只, 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当归(RAS+IR)组。在肾缺血1h再灌注48h后取肾组织作电镜检查, 并测血清肌酐(Cr)、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结果: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著, RAS+IR组病变轻微;IR组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 P<0.05和P<0.01);RAS+IR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IR组。IR组bFGF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 RAS+IR组bFGF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和control组(P<0.05).结论:当归具有防治肾IR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对TNF-α、IL-6和bFG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Excel表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用药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高频药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纳入中药复方专利72项,涉及中药262味,高频药物为白术(26次,36.11%)、甘草(24次,33.33%)等;以补虚、理气、清热、泻下、化湿和活血化瘀药为主;核心高频药物组是肉苁蓉-当归-白术;核心高频药物组肉苁蓉-当归-白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主要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MYC、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A)、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和细胞周期蛋白1(CCND1)等,主要的作用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基化终产物(AGE)/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因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配伍对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黄芪组(1 g·kg-1)、单用当归组(1 g·kg-1)、黄芪-当归1∶1组(黄芪1 g·kg-1+当归1 g·kg-1)、黄芪-当归1∶5组(黄芪1 g·kg-1+当归5 g·kg-1)、黄芪-当归5∶1组(黄芪5 g·kg-1+当归1 g·kg-1)、阿托伐他汀钙组(5 mg·kg-1),采用颈总动脉套管复合高胆固醇饮食制备家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分离操作,不进行套管。术后第1天开始假手术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胆固醇+3%橄榄油+95%普通饲料),同时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外膜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当归中香豆酸-3-羟化酶基因(C3H)全长进行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合当归根不同组织部位阿魏酸的含量,推测ASC3H基因功能。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克隆全长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特征,并利用Real-time PC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当归不同组织中ASC3H基因表达量及阿魏酸含量。结果:克隆获得当归ASC3H全长基因(登录号MN2550298),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30 bp,编码509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7.86 kDa,等电点8.36,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有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CGYDWPKGYGPIINVW_P450(383~399 aa);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ASC3H与其他植物的C3H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并与同科植物大阿米芹的同源性最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SC3H基因在当归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HPLC结果表明阿魏酸成分在当归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比较2个不同茎叶色当归品种岷归1号与岷归2号转录水平差异。方法 以2种颜色当归的新鲜叶片(带叶柄)和上端茎为材料,采用混合测序策略,应用全长转录组技术构建当归无参全长转录本文库,利用RNA-seq技术对两品种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再利用公共数据库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注释和精细分类,筛选调控当归茎叶色差异的主要候选基因。结果 当归转录本的测序结果良好,测序数据质量较高,当归全长转录本的34 528条序列在非冗余蛋白(NR)、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SwissProt及KO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33 947、33 241、29 150和22 601条。对两品种当归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精细分类,具有生物学功能和分子功能的705个DGEs可分为11类,主要富集在初级代谢(17.87%)、逆境响应(14.47%)、次级代谢(11.49%)等功能上,与颜色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上。结论 两品种当归茎叶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调控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差异有关,可为后续进行功能验证,进一步明确与当归主要药效成分之间的联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药对(3∶1)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益气活血作用,从特征图谱、药效物质辨识、入血成分对比三方面入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复方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黄芪-当归(3∶1)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水煎液成分;选用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当归3∶1组及黄芪-当归5∶1组,每日通过控制食量及凉水游泳制备气虚血瘀模型,同时各组每天给药(水)1次,给药组剂量10.2 g·kg-1,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15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血清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大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ATP/ADP值;苏木素-伊红(HE)及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形态;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血清中的原型及代谢成分。结果:建立了黄芪-当归(3∶1)指纹图谱;UPLC-Q-Exactive ...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观察枳实、白术及其配伍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枳实组、白术组、枳实-白术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洛哌丁胺连续14 d灌胃(3 mg·kg-1·d-1)构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继续洛哌丁胺诱导外,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枳实组(1.35 g·kg-1·d-1)、白术组(2.7 g·kg-1·d-1)、枳实-白术组(4.05 g·kg-1·d-1)和莫沙必利组(1.56 mg·kg-1·d-1)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大鼠粪便数量、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苏木素-伊...  相似文献   
108.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是一首被历代医家传承发扬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并结合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对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煎服法、功效与应用进行考证分析。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信息604条,其中涉及中医古籍186部,其中40部(金元5部,明19部,清16部)中医古籍详细记载了组成、炮制、剂量等内容。有关当归补血汤组成,主要为当归和黄芪;根据古今剂量折算,黄芪37.3~38.1 g,当归7.5~7.6 g;黄芪宜采用蜜炙,当归为酒当归;加入水600 mL,煎至300 mL,饭前温服。该方古籍主要记载功效为血虚发热,证见肌热、燥热,烦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补气生血名方。现代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常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糖尿病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上述研究结果为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我院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星状神经节中药阻滞为主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2 0例 ,取得显著疗效 ,并与一般牵引治疗的 2 0例进行疗效对比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符合诊断者 40例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3 1~ 73岁 ,平均 5 2岁。对照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 1岁。治疗组中单纯交感型 1 4例 ,混合型 6例。对照组中单纯交感型 1 3例 ,混合型 7例。 2组年龄、性别、病型情…  相似文献   
110.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加味当归芍药散和双益平 (石杉碱甲 )片剂治疗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的疗效。【方法】 35例AD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加味当归芍药散组 2 0例 ,双益平组 15例 ;分别给予加味当归芍药散口服液 10mL ,口服tid× 8周和双益平片剂 0 .15mg ,口服 ,bid× 8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 -R)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 (P <0 .0 5) ,但HDS -R积分值分级变化并未显示显著性 (P >0 .0 5) ;加味当归芍药散组和双益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和 73.4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对病人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SCAG积分值 )的改善加味当归芍药散优于双益平 (P <0 .0 1)。【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对AD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