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0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736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343篇
基础医学   430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2994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2215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8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081篇
综合类   7114篇
预防医学   1520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3558篇
  51篇
中国医学   4153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876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805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658篇
  2013年   1445篇
  2012年   1758篇
  2011年   1800篇
  2010年   1548篇
  2009年   1428篇
  2008年   1534篇
  2007年   1334篇
  2006年   1241篇
  2005年   1214篇
  2004年   1165篇
  2003年   1021篇
  2002年   954篇
  2001年   731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78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杨英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B):3007-3007
抑制异常增生的瘢痕,是整形外科的一大难题。康宁克痛-A,尿糖皮质激素药物,近年来,确认它对预防瘢痕增生有较好的效果。将康宁克痛加入局麻药内,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在局麻的同时,不增加手术步骤,能早期用药,以达到预防瘢痕增生的目的,共治疗26例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治疗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5例采用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综合治疗,取穴大椎,肺俞(双),膈俞(双);对照组150例采用单纯点刺泻血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76.0%(P〈0.01)。提示: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治疗痤疮患者,使用高频电针点刺局部,早期清除瘀滞于痤疮内的分泌物及脓血,可防止炎症侵犯真皮遗留斑痕,同时由于瞬间高温可杀茵消炎而治标。  相似文献   
73.
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因为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主要皮损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1]。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才发生痤疮,另有一些病人从青春期发病一直持续到成年,长达十余年之久,形成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现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一般情况1.1男女比例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国外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成年人痤疮以女性为主,且多为持续性。Plunket等[2]人调查发现澳大利亚成年女性(13.6%)较男性(11.8%)更易患痤疮。1.2年龄分布据李利…  相似文献   
74.
笔者幼承家学,又蒙全国名老中医陈潮祖先生悉心教诲,临证稍有浅得。近年来临证常从三焦论治,通过通利三焦以治脏腑病变,用于临床各科,取得较满意疗效。故不避鄙陋,且将愚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06-706
为探讨寻常性痤疮严重度的影响因素,对本科门诊确诊为寻常性痤疮的1129例患者,由首诊医生向患者发放自制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3项,即性别、年龄、皮肤类型、家族史、初发年龄、平时饮食喜好、每日洗脸次数、每日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有无便秘、哪些季节加重、女性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有无月经不规律。采用SASVersion8.1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76.
朱红军 《四川中医》2009,(12):101-10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消痤霜外用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自拟中药消痤霜进行外用,2个月为1个疗程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41%。结论:中药消痤霜外用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比较好,无不良反应且经济实惠,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金玉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1):116-118
各种关于痤疮治疗方法的报道很多,而近年来渐渐流行各种中医方法综合应用于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就各种临床综合治法大体归纳并提出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8.
我科从2006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4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与颞浅动脉蒂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在修复瘢痕性睑外翻中的应用,提高睑外翻矫正后所致皮肤缺损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2月以来,对18例瘢痕性睑外翻,采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旋转180°移位修复13例,皮瓣最大面积2.7cm×3.6cm;采用颞浅动脉蒂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经面部皮下隧道转移修复5例,皮瓣最大面积3.1cm×5.4cm。结果1例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对症处理后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Ⅱ期植皮后治愈,其余17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睑外翻矫正,皮瓣颜色、质地与眼周皮肤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根据睑外翻程度,可制备颞部岛状皮瓣或耳后岛状皮瓣转移。前者适用于修复较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后者适用于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