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8篇
  免费   1474篇
  国内免费   957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133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3192篇
内科学   1357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5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439篇
综合类   6439篇
预防医学   2100篇
眼科学   535篇
药学   3534篇
  46篇
中国医学   4636篇
肿瘤学   820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806篇
  2021年   923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949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832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875篇
  2014年   1220篇
  2013年   1129篇
  2012年   1345篇
  2011年   1457篇
  2010年   1308篇
  2009年   1199篇
  2008年   1542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236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时血流变化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单侧顺行性脑灌注 (ASCP)和双侧ASCP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球后血管血流变化和血S1 0 0蛋白浓度变化。方法  1 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AS CP和双侧ASCP组 ,每组各 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术中采用经眼球超声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球后血管血流。术中术后动态测定血S1 0 0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有 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ASCP过程中单侧组右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可探及血流 ,左侧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可探及 ,双侧组两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均可探及血流。所有患者球后动脉均可探及血流。两组间各阶段血S1 0 0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基底动脉环完整 ,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 ,单侧灌注操作较为简便 ,双侧灌注在ASCP期间两侧脑灌注较为均衡 ,但两种灌注方法对S1 0 0蛋白浓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普食组术后8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12~20周含量接近正常,术后20周电镜下见泡沫细胞;高脂组术后8~20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4周见泡沫细胞形成,术后20周血管壁出现无组织结构区域。各组HSPG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占总PG比例下降。 结论 HSPG对移植静脉粥样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SPG-DSPG则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柠檬酸钠又名枸橼酸钠,常用于硷化血液和抗凝治疗,未见用消化道造影的报道。我院将其用于食道钡餐和钡剂灌肠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105.
调脂宜从肝脾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在病机方面属“痰浊”、“血瘀”范畴,生理上与中医之膏脂相类似,属津液之范畴,肝脾功能的正常是血脂正常代谢的重要条件,脾“化”的相对不足是血脂代谢异常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是血脂代谢失常的重要因素,治疗的根本在于截断血脂失调的源头,或者扭转已有的病理趋势,使其不再发生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6.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骨水泥强化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动态,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内固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10只杂种犬胫骨近端制作松质骨螺钉植入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分别于术后5d、4、8、12和16周处死动物,观察螺钉拔出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CHC强化的螺钉拔出力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16周时达到(512.5 14.5)N,而PMMA强化组螺钉拔出力则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HC-骨界面结合紧密,并且随时间延长出现CHC降解和骨长入,而PMMA-骨界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结论CHC强化能够提高松质骨螺钉植入体内的稳定性,并且随植入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环氧化酶(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互表达关系及与淋巴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肿瘤淋巴管密度(LVD),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乳腺癌组织COX-2、VEGF-C高表达率分别为65.7%(46/70)和42.8%(30/70)。COX-2与VEGF-C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529,P〈0.01)。(2)COX-2蛋白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LVD和淋巴管浸润呈正相关(P〈0.05),与雌激素受体状态、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VEGF-C蛋白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LVD、淋巴管浸润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来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从而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COX-2和VEGF-C的高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9.
医院中心药房计算机网络化程序在医嘱执行方面实行无纸化传递,充分发挥了其简便、快捷、易于操作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中心药房与用药各环节的信息疏通工作,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O3)-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48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治疗后1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区的微血管密度(MVD),治疗后3周,测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观察肝内、双肺及其他器官肿瘤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各组MVD分别为(21.8±5.3)、(23.4±3.9)、(22.4±4.50)、(14.3±3.4)条/400倍视野(F=11.246,P=0.000),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植入后5周,各处理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5.5±7.1)、(21.2±8.3)、(20.7±9.1)、(11.8±3.7)cm^3(F=21.203,P=0.000)。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一碘油栓塞组及 As2O3-碘油栓塞组与生理盐水灌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723、6.940、11.119,P〈0.05), As2O3-碘油栓塞组与单纯碘油栓塞及阿霉素-碘油栓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值分别为4.398、4.178,P值均〈0.05);各组肿瘤坏死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4,P=0.292);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双肺转移结节数目少于其他组(H=14.983,P=0.002),结节直径小于其他组(F=4.580,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转移淋巴结记分显示 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少于其他组(H=9.148,P=0.027)。双肺转移结节的数目、直径及腹腔转移淋巴结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2O3-碘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抑制兔肝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