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87篇
  免费   5529篇
  国内免费   3996篇
耳鼻咽喉   251篇
儿科学   1074篇
妇产科学   700篇
基础医学   6614篇
口腔科学   1196篇
临床医学   20144篇
内科学   9729篇
皮肤病学   865篇
神经病学   1856篇
特种医学   29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5764篇
综合类   37177篇
预防医学   14221篇
眼科学   951篇
药学   17792篇
  281篇
中国医学   10794篇
肿瘤学   2235篇
  2024年   846篇
  2023年   3076篇
  2022年   2756篇
  2021年   3983篇
  2020年   3839篇
  2019年   3883篇
  2018年   1685篇
  2017年   3145篇
  2016年   3018篇
  2015年   3466篇
  2014年   5428篇
  2013年   5048篇
  2012年   6480篇
  2011年   6933篇
  2010年   6061篇
  2009年   5640篇
  2008年   8805篇
  2007年   6817篇
  2006年   5728篇
  2005年   6975篇
  2004年   5837篇
  2003年   5715篇
  2002年   4238篇
  2001年   3637篇
  2000年   3073篇
  1999年   2582篇
  1998年   2294篇
  1997年   2112篇
  1996年   1956篇
  1995年   2046篇
  1994年   1658篇
  1993年   1103篇
  1992年   982篇
  1991年   983篇
  1990年   884篇
  1989年   972篇
  1988年   282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评价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抽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测定比较中,可知在颈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的情况下,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且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低,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增高状态,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逐步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现下降趋势,但纤维蛋白原水平则表现为增高。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支原体感染对患儿肺外器官感染损害较大,而维生素D与损伤程度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探讨血清维生素D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肺外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0-3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出现肺外器官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6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不同损害部位之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为(41.27±5.36)ng/mL,低于对照组的(64.38±8.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5,P<0.001。患儿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8.92±4.26)、(41.12±4.36)、(42.77±5.36)、(41.55±4.58)、(42.64±5.17)和(44.18±4.58)ng/mL,其中心血管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低,泌尿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高,F=2.649,P=0.02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受损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的暴露总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1~2013年上海市售小麦粉中DON、3-Ac-DON、15-Ac-DON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计算三者的总量。并结合上海市居民小麦粉摄入数据,以该化合物组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1μg/(kg BW·d)为参考,对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分别进行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 (1)点评估显示,对于受到DON及其乙酰衍生物不同水平污染(均数、P50、P75、P90和P95)的小麦粉,人群在小麦粉均数和P50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低于PMTDI(占其18%~83%),而在小麦粉P95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高于PMTDI(为其1.08~2.55倍)。(2)概率评估显示,总人群、小麦粉食用人群和<15岁人群通过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低于PMTDI概率分别为89.99%、87.00%和76.55%。结论随着小麦粉摄入量的增高,上海市居民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风险增高;多数人摄入小麦粉是安全的,但有10.01%的人群处于风险状态,其中<15岁人群是DON及其乙酰衍生物暴露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究复荣通脉组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炎性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指标、血脂、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HbA1c、hs-CRP、Hcy、TC、TG、LDL-C水平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者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可控制血糖平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调节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改善肢体缺血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补体C3、C4水平及治疗安全性,并随访12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4/78),对照组为79.5%(62/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和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7%(6/78),对照组为38.5%(30/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补体C3、C4水平,且治疗安全可靠,并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