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826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958篇
中国医学   759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川陕花椒茎的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波谱方法和理化常数分析。结果: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白有红碱(N-des-methyl chelerythrine, Ⅰ)铁屎米酮(canthin-6-one, Ⅱ)、异紫花前胡香豆素(marmesin, Ⅲ)哥伦比亚素[(-)-columbianetin, Ⅳ]、香木酯醇(β-amyrin,Ⅴ)、β-谷甾醇(Ⅵ)、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Ⅶ)、七叶内酯(aesculetin,Ⅷ)和花椒油素(xanthoxylin,Ⅸ)。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Ⅰ,Ⅱ为建立广义花椒属化学系统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化合物Ⅱ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52.
背景:在构建具有生物功能的引导骨再生膜时,单一材料因功能不足而无法满足临床上的需要,因此将多种材料复合已成为目前组织修复工程的一种趋势。目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表征其理化性能和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将0.8 g丝素蛋白溶解于10 mL六氟异丙醇中制备静电纺丝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记为SF纤维膜);将0.1,0.3,0.5,0.8 g的生物活性玻璃分别加入静电纺丝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依次记为SF/1BG、SF/3BG、SF/5BG、SF/8BG纤维膜)。表征5组纤维膜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5组纤维表面光滑、连续且均匀,无串珠样结构,丝纤维之间无明显粘连,均表现出随机排布的无序多孔结构,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后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检测显示,纤维膜中丝素蛋白与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结构稳定。SF、SF/1BG、SF/3BG、SF/5BG、SF/8BG纤维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分别为105.02°,72.58°,78.13°,79.35°,72.50°。②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5组纤维膜上,CCK-8检测显示相较于SF、SF/8BG纤维膜,SF/1BG、SF/3BG、SF/5BG纤维膜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死细胞染色显示5组纤维膜表面的细胞活力较好,其中SF/5BG纤维膜表面的细胞数量更多、分布更均匀;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相较于SF纤维膜,SF/5BG纤维膜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5组纤维膜上进行成骨诱导分化,SF/3BG、SF/5BG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3组(P<0.05,P<0.01,P<0.001);茜素红染色显示,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后纤维膜的钙结节形成增加,并且以SF/5BG组钙结节形成最多。③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3.
溶栓素的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溶栓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其体内溶栓作用。方法:采用不连续系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溶栓素的分子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溶栓素的外活性和研究溶栓素的作用机理,不同温度和pH值下测定体外溶栓作用以确定溶栓素的最适温度和pH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测定溶栓素的体内溶栓效果。结果:溶栓素的相对分子量对30680,最适温度是45℃,最适pH值为7.8,溶栓素的作用机理与人血纤溶酶相似,有直接纤溶作用,溶栓素的体内溶栓作用在同等剂量的条件下优于尿激酶。结论:溶栓素较适合作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Irpex laceratus A878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和13C-NMR、UV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A878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和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撕裂耙齿菌内酯A(1)、撕裂耙齿菌内酯B(2)、细胞松弛素H(3)、细胞松弛素J(4)、18-甲氧基细胞松弛素J(5)、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H(6)、细胞松弛素J3(7)、拟茎点霉(口山)酮A(8)、狄瑟酚A(9)、桔青霉三酚A(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和1S,2R,4S-三羟基-对-薄荷烷(1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吡喃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4、5和9对人神经癌SF-268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  相似文献   
55.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作为一种名贵的滋补类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多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中国知网及PubMe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总结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其多糖成分与其他常用石斛品种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DHP,为DHP产品的深入开发与研究及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6.
金祎敏  谢燕  王东帆  章晨峰  曹亮  谢雪  肖伟  王振中  吕耀中 《中草药》2023,54(22):7482-7488
目的 从桂枝茯苓胶囊(Guizhi Fuling Capsules,GZFLC)临床用于治疗痛经的功效出发,探索建立基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性测定的GZFLC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注射雌激素增加小鼠子宫敏感性,建立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采集给药前后小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幅值和峰面积,以收缩峰面积为指标进行统计并对药效进行归一化处理。考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雌激素注射方式与天数、缩宫素浓度、动物周龄和GZFLC前处理方法。建立GZFLC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10个批次GZFLC合格样品及2个GZFLC高温破坏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 连续3 d ip雌激素10 mg/(kg·d)后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峰面积较高且收缩节律较好;最适缩宫素造模质量浓度为0.050 μg/mL;将GZFLC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25 g/mL的药液并超声溶解60 min有利于药效发挥;重复性考察RSD为11.298%,日内精密度RSD为12.452%,日间精密度RSD为10.438%;10批次GZFLC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1.526~1.631 mg/mL,高温破坏后GZFLC的IC50明显增大。结论 基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性测定的GZFLC质量评价方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较好,为后续GZFLC的综合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胃泌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信号传导通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泌素 (Gastrin)是一种由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 ,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其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生物学活性的本质。胃泌素是一类主要由胃肠道G细胞合成、释放的肽类激素。胃泌素的合成经历了前胃泌素 (progastrin)、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glycine extendedgastrin ,G Gly)和成熟胃泌素 (gastrinamide)三个阶段。前两种胃泌素是胃泌素合成、加工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是未酰氨化的胃泌素 (non amidatedgastrin ,NAG) ,而成熟胃泌素是酰氨化胃泌素 (amidatedgastrin)。胃泌素家族成员既有各自的生物学活性 ,彼此之间也相互协调促进 ,共同发挥功能。众多学者对胃泌素发挥生物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胃泌素的合成释放、生物活性及信号传导通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将VEGFR-32-Ig的反义基因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并将产物进行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构建VEGFR-32-Ig反义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原核表达、亲和层析及蛋白酶切后获得将VEGFR-32-Ig的反义多肽,用MTT法进行活性鉴定.结果 获得VEGFR-32-Ig的反义多肽,MTT法证明VEGFR-32-Ig的反义多肽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VEGFR-32-Ig的反义多肽,为研究和利用反义多肽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离纯化人LAK细胞小分子抗菌多肽,并检测其抗肿瘤细胞株K562活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IL-2和PHA刺激培养。5%乙酸匀浆细胞获得其酸溶性提取物。应用制备性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多肽,Tricine-SDS-PAGE鉴定其分子量,并运用琼脂糖弥散法,MTT法鉴定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人LAK细胞酸溶性提取物中纯化出一多肽,分子量为7.8kD,命名为HLP-2b,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肿瘤细胞株K562活性。结论:HLP-2b可能为LAK细胞一新的抗菌抗瘤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60.
0 引言 白蛋白和甘露醇是生产IL-2冻干粉针剂时常用的赋形剂,其目的是保持制剂的生物活性和制剂性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并且容易进行冷冻干燥和利于贮藏及运输.我们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两种赋形剂生产IL-2冻干制剂,通过检测IL-2的活性,对制剂中白蛋白和甘露醇的保护作用进行比较,以评价该产品的冻干工艺.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RPMI1640为美国Gibco公司生产.小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生产.3H-TdR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IL-2标准品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品.液体闪烁计数仪(LS-6500,美国Beckman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