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79篇
  免费   3337篇
  国内免费   2338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868篇
妇产科学   372篇
基础医学   2302篇
口腔科学   446篇
临床医学   7681篇
内科学   4420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1113篇
特种医学   17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3525篇
综合类   16630篇
预防医学   4800篇
眼科学   434篇
药学   11667篇
  92篇
中国医学   4619篇
肿瘤学   1202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490篇
  2022年   1311篇
  2021年   1774篇
  2020年   1631篇
  2019年   1784篇
  2018年   870篇
  2017年   1513篇
  2016年   1685篇
  2015年   1902篇
  2014年   2893篇
  2013年   2848篇
  2012年   3357篇
  2011年   3601篇
  2010年   3213篇
  2009年   3015篇
  2008年   3240篇
  2007年   2917篇
  2006年   2630篇
  2005年   2848篇
  2004年   2413篇
  2003年   2230篇
  2002年   1715篇
  2001年   1512篇
  2000年   1204篇
  1999年   1045篇
  1998年   951篇
  1997年   923篇
  1996年   973篇
  1995年   806篇
  1994年   797篇
  1993年   649篇
  1992年   522篇
  1991年   451篇
  1990年   368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唐代以前三种传本的文字比较和对经文句法、内容的分析 ,推断《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去宛陈”一词当作“去宛陈草茎”  相似文献   
992.
例 1 .男 ,63岁 ,因慢性腹泻 1年 ,于 2 0 0 1年 5月 1 3日来诊。患者 5年前因肝硬化腹水合并脾机能亢进而行脾切除术 ,术后腹水消失。 1年前进食西瓜后出现腹泻。初起每日 3~ 4次 ,大便尚能成型 ,后症状加重 ,每日 4~ 7次 ,稀水样便 ,味酸臭 ,无脓血 ,伴轻度腹痛。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见患者腹部隆起 ,腹壁静脉曲张 ,肠鸣音活跃 ,脐部轻度压痛 ,大便常规及潜血均正常。予 γ-氨酪酸 1 .0 g、甲氰咪胍 0 .4g、庆大霉素 8万 U、斯密达 3g,每日 3次。 2日后大便成型 ,腹痛消失。改为每日服药 2次 ,1周后停药 ,情况正常。半年后因饮食不洁…  相似文献   
99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病程缠绵,死亡率高。笔者近年以苓夹术甘汤治疗本病48例,并与西药治疗者作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为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3岁,平均54.83岁;病程最长10  相似文献   
994.
1 甘赭散治肠梗阻徐某 ,男 ,45岁 ,1 998年 1 0月 1 2日就诊。患者腹满胀痛 ,呕吐清水 ,大便闭结 ,浆水难下 4天 ,入院后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肠梗阻 ,嘱其准备手术 ,患者不从 ,求于中医。诊见 :患者面红 ,舌赤苔黄 ,口臭 ,脉弦 ,腹胀如鼓 ,痛而拒按 ,翻腾作响。知其曾在当地用重剂大承气汤无效 ,遂用 :甘遂 5g,生赭石 9g。嘱其将两药研成粉状 ,混匀后分 2次吞服。患者第一次用药约 2小时后 ,解下大约 1痰盂黑便 ,诸症大减 ,转危为安。按 :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 ,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 ,属于中医的腑实证。大肠为传化之腑 ,泻而不藏 ,动而不静 …  相似文献   
995.
老年男性乳腺癌在临床上甚为少见 ,我们将近年收治的 3例老年男性乳腺癌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分析如下。1 病例介绍1.1 例 1,男性 ,6 6岁 ,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 2年入院。体检 :体温 36 .8℃ ,P78次 / m in,R2 0次 / m in,BP15 .4 3/ 9.0 4k Pa,右腋下可触及 3个约黄豆大小淋巴结 ,活动 ,右乳可触及 2 cm× 3cm肿块 ,质硬 ,活动 ,与皮肤和胸肌无粘连。住院后在局麻下行右乳肿块摘除术 ,送冰冻快速切片 ,报告为单纯癌 ,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行 CMF方案化疗和三苯氧胺治疗 5年 ,目前病情稳定。1.2 例 2 ,男性 ,71岁 ,教师。因发现左乳…  相似文献   
996.
放疗增敏剂甘氨双唑钠的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按二期临床研究要求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 (简称CMN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 ,将 2 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需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食管和肺部肿瘤患者 ,按 2∶1的比例分设实验组(CMNa +常规放疗 )和对照组 (单纯常规放疗 ) ,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观察比较及不良反应率的结果比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CR率和CR +PR率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但转移灶达PR时所需的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安全性与前期研究结果相符 ,在临床推荐剂量内未观察到明显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的不良反应 ,有效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据后期汇总的大样本统计显示两组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CMNa可提高CR率和总有效率 ,并降低达到CR和PR时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7.
麻痹性斜视是以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而引起的眼位偏斜 ,以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眩晕、恶心、呕吐等为特征的眼病 ,为眼科临床凶病 ,多一眼发病 ,起病突然 ,患者往往因严重的自觉症状而影响工作及生活。麻痹性斜视的治疗方药基本上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应用的 ,也可采用专方治疗此病。1 辨证分型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主要的治疗手段 ,分型的目的在于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至今 ,中医对本病的分型尚不统一 ,方药各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脾虚中气不足型 :治以健脾益气升阳 ,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培土健肌汤加减 ;(2 )风邪入…  相似文献   
998.
采用不同的动物实验方法,用石菖蒲去油煎剂(Ⅰ)、总挥发油(Ⅱ)、α-细辛醚(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正常小鼠学习和记忆获得能力(跳台法试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电迷宫法试验),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模型(跳台法试验),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缺失模型(跳台法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和改善作用。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α-细辛醚在大鼠体内各项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α-细辛醚口服吸收快,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以上实验结果还表明:石菖蒲对学习记忆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是总挥发油(Ⅱ),其中α-细辛醚(Ⅲ)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去油煎剂(Ⅰ)有一定作用,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胃癌的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观察三苯氧胺 (TAM)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3年 2月到 2 0 0 0年 12月 ,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12 3例胃癌术后标本进行了ER、PR检测 ,并将TAM应用于胃癌的内分泌治疗 ,追踪随访 5年。结果 ①胃癌的ER、PR阳性率均为 36 5 9% ( 45 / 12 3) ;②分化好 (高、中分化 )的胃癌ER、PR阳性率18.5 7% ( 13/ 70 ) ,分化差 (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的胃癌ER、PR阳性率 60 38% ( 32 / 5 3)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ER、PR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 ,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④接受化疗 34例 ,化疗同时辅以TAM内分泌治疗 31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6.47% ( 9/ 34 )、5 1.61% ( 16/ 31)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 ,ER、PR阳性表达的胃癌是一种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 ,化疗联合TAM内分泌治疗 ,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提高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乳腺癌高危妇女药物预防性治疗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并综述高危妇女的危险估计、乳腺癌化学预防的风险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