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比较补肾复方配伍牦牛鞭对大负荷训练大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训练对照组(B组)、补肾训练组(C组)和补肾配伍牦牛鞭训练组(D组),C组与D组分别按照2.7,3.8 g·kg-1·d-1剂量ig给药,同时各训练组进行大负荷游泳训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肝糖原(HG)、血清睾酮(T)、皮质醇(Cor)、T/C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D组体重降低(P<0.05和P<0.01);与B组比较,D组大鼠BUN、CK降低(P<0.05和P<0.01),HG明显提高(P<0.05),C组和D组有T升高和Cor降低趋势,但均无显著意义;与C组比较,D组大鼠HG显著提高(P<0.01).结论:补肾复方配伍牦牛鞭后在增加HG含量,降低CK和BUN水平,提高抗疲劳机能方面较配伍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引进甘肃天祝白牦牛种公牛的繁育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通过杂交改良,提高本地白牦牛的品质。  相似文献   
43.
青海省申报的“二类新药‘明见赛保戒断注射液’研制与开发”、“牦牛硫酸软骨素脂”和“重组人C-肽注射剂的研究开发”3个项目,最近被列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第一批课题。国家“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旨在加速实现我国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轨,大幅提高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综合实力,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医药产业应对入世后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青海的项目能够在这次招标中中标,将使青海中藏药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白牦牛繁育基地牧草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采用GB/T4789-2003。结果:冬春季牧草39份,检出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9%,夏秋季牧草41份,检出志贺菌、沙门菌、致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8%。结论:白牦牛繁育基地夏秋季牧草中致病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白牦牛繁育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45.
果洛家牦牛生长发育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能在高寒、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利用高寒草场繁衍生息,为人类提供肉、乳、毛、皮等生活用品。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牦牛形成了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外貌和组织结构,加之人为挤乳因素,牦牛自幼处于半饥饿状态,其正常生长受到干扰,前期发育不良,造成了牦牛个小、体轻、成熟晚、产出低等退化现象。为了对果洛家牦牛生产性能进行评估,我们于1997-1998年,对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的家牦牛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1 测定地概况雪山乡位于东经98°48′~100°56′,北纬33°43′~35°16′的玛沁县境内的阿尼玛卿山区,属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平均海拨4100…  相似文献   
46.
补肾壮骨颗粒增强骨密度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低钙、CaCO3及补肾壮骨颗粒对大鼠股骨生长的影响,进行补肾壮骨颗粒增加骨密度的作用研究。方法7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分设3个剂量的受试组、相应的CaCO3对照组和低钙对照组,喂养90 d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股骨干重、密度、钙表观吸收率及骨钙含量等指标。结果3.30,6.60 g/kg.bw剂量受试组的股骨钙含量与钙总量、中点和远心端密度均高于低钙组(P<0.05或P<0.01);1.65,6.60 g/kg.bw剂量受试组的股骨钙总量和远心端密度分别高于相应CaCO3组(P<0.05或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的钙吸收率较高,并具有增加骨密度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7.
牦牛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态生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上,是当地畜牧业的主要组成家畜。在其他家畜难以生存的高山草原上,牦牛能正常地生活、繁殖和生产乳、肉、毛等畜产品。 牦牛一般生活在海拔3 000米的高山草原牧区,在西藏有些地区暖季放牧点超过5 500米,成年阉牦牛亦可到达海拔6 500米处。 牦牛在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中,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形成一系列适应特性。现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就牦牛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态生理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主基因研究与牦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数量性状是受微次多基因和主基因共同控制的,主基因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了可为畜牧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动物育种最有前途的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主基因的概念,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主基因研究与牦牛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藏药牦牛骨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骨为牛科Bovidae动物牦牛Bos grunniens·的四肢骨,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温补祛寒,强筋健骨;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膝软弱。现代分析表明牦牛骨含有钙、铜、锌等多种元素和骨胶肽、多糖等,其促进骨骼发育和骨伤愈合的成分含量比一般食草动物骨骼高。由于生牦牛骨质地坚硬,不利于成分的溶出,炮制的目的在于使牦牛骨质地酥脆,便于成分的溶出;辅料醋能引药入肝经,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传统藏医药理论认为牦牛骨内  相似文献   
50.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是感染人和多种畜禽的病原体,自70年代以来,我国青海、广西、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区先后对衣原体病在山羊、猪、鸡、鸽、牦牛等动物中的流行及诊断研究作了报道。随着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技术的发展,如能将其引入该病的检测,必将大大提高该病检测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简便性。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制备了具有抗牛源鹦鹉热衣原体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