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目的 总结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吸氧、物理降温等现场急救措施和药物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扩容、抗休克、防止脑水肿、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手段对28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进行救治.结果 28例患者中26例经住院治疗4~17d后痊愈出院,未遗留后遗症;2例患者因高热、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治疗转上级医院,住院20~30 d后康复出院.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无后遗症.结论 夏季部队军事训练容易发生热射病,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健康教育,完善热射病应急抢救预案,熟悉热射病救治流程,通过防治结合来减少热射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  相似文献   
23.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劳力性热射病的关键措施。早期进行此治疗有利于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劳力性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报道,对此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护理重点包括置管前护理准备和置管后的病情观察、高热护理、导管护理、抗凝护理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4.
热射病(heat stroke)是在高温环境中,机体散热受到障碍,出现昏迷、全身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肛温〉40.6℃,出汗减少或停止,死亡率高。某些作者将体温在40.6℃左右或更高,无意识障碍而有出汗的热射病称为中枢过高热(hyperpyrexia)。以心肌损害为突出表现的热射病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本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热射病伴严重心肌损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输血情况,为重症中暑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自2015年6月-2018年8月期间采用成分输血和/或血浆置换救治的21名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部分相关血液检验结果及血液成分输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21名患者中,用血时间为3.8±2.86 d,住院天数为27.29±17.04 d。患者中6例输注悬浮红细胞RBC共计52.4 U;20例输注冰冻血浆FP共计35 840 mL,14例输注冷沉淀CRYO共计466 U,10例输注血小板APC共计18个治疗量;3例完成8次血浆置换用量为7 720.00±1 500.20 mL共计23 160 mL。按21例输血情况计算4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量分别为RBC:2.50±6.28 U,FP:1 706.67±1 240.68 mL,CRYO:22.19±21.62 U,APC:0.86±1.08个治疗量。3名行血浆置换患者,置换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两项指标变化趋势没有特异性差别。1名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成分输血,凝血功能得到及时纠正。结论输血科在密切关注重症中暑患者病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保证供血的及时有效的同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成分输血时机及种类选择上可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急诊热射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9月我院救治的热射病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愈12例,2例死亡,2例有脑及脊髓并发症(偏瘫及双下肢瘫);结论救治热射病患者早期、及时、持续使用小剂量肝素,对患者的生存率及愈后率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28.
1临床资料金某,男性,22岁,2008年5月26日(当日气温32℃,湿度60%)14∶20在5 km越野训练跑至4 800 m时突然晕厥,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当时测体温41.3℃,在当地医院补液3 000 mL,3 h后收入外科ICU。发病后2 h内只有10 mL茶色尿。发病2 h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基本正常。入科后查血生化:  相似文献   
29.
中暑及其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暑(heatillness)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  相似文献   
30.
2007年7月26日午间12点30分.120急救中心将一中年男子急送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患者重度昏迷,四肢抽搐,呼吸急促.体温42℃。诊断为重度中暑(热射病)。立即采取综合措施.持续抢救72小时,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