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7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3篇
  2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十年粉尘监测结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盐城市直各工业系统1984-1993年间粉尘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化工系统是影响盐城市直粉尘监测点合格率的主要工业系统,并对该方法的优越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告用灰色预测方法分别依14年和6年的已知食管癌死亡率的原始数据,对磁县1983-1990年的食管癌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其两组魇始数据的预测结果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分别依14年和6年原始数据作累加徨成得出的预测公式进行了回代,结果回代所得值与实际原始数据相符,初步验证了灰铎预测对于食管癌死亡率的预测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3.
单段函数残差辨识理论在建立药物体外溶出模型中的应用苏银法(温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温州325003)药物体外溶出实验数据,大多采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拟合,近来也有人采用灰色模型进行拟合[1],但这些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间均存在一定的残差,而残差辨识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4.
徐碧霞  姚卫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6):1965-1971
背景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速度依旧相对缓慢。目的分析2013—2020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12月,从2013—2015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2016—2017年《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0年《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据,作为参考序列;从《广东统计年鉴2021》提取人口数据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作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各影响因素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关联强度。结果 2013—2019年,广东省医院诊疗人次从33 459.2万人次增长至40 131.7万人次,年均增长3.08%,同期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年均增长2.10%,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已达43 731.7万人次。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医院和...  相似文献   
2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类金刚石 (DL C)薄膜、富石墨相 DL C薄膜和富金刚石相 DL C薄膜三种 DL C薄膜进行了碳相成分对其白蛋白 (HSA)、纤维蛋白原 (HFG)、免疫球蛋白 (Ig G)三种血浆蛋白吸附量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合理地解释了三种材料蛋白吸附量随碳相成分变化的实验结果 ,并得出如下重要的分析结论 :(1)石墨和 C- H相对 HSA的吸附影响较大 ,随着二者的增加 ,HSA的吸附量下降 ;(2 )与 HFG吸附有较强关联的碳相成分是 DL C相和 C- O相 ,前者呈负相关 ,后者为正相关 ;(3)各碳相成分对 Ig G的吸附均有性质不尽相同的影响 ,但程度有限 ,且彼此间相差不大 ;(4 ) DL C碳相具有增强 HSA吸附、抑制 HFG、Ig G吸附的双重功效 ,其对 DL C薄膜血液相容性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
针对中医诊断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专家诊断的思维过程,引入征候筛选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诊断过程进行模拟和评价,实现了一个新的计算机化中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7.
对不同工艺和条件制备的 7个类金刚石薄膜 (Diamondlikecarbon ,DLC)试样 ,经X光电子能谱 (XPS)碳相成分分析后 ,分别进行了血小板黏附实验、黏附血小板的形貌观察、分类计数和形态指数计算 ,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了碳相成分对血小板黏附量、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 :来自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的DLC ,其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明显小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样品 ;在DLC的 5种碳相成分中 ,DLC碳相与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的 (负 )关联度远大于其它碳相成分 ,除此之外只有C H和C O碳相与血小板形态指数的 (正 )关联度较大。表明 :(1)DLC碳相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为大 ,增加DLC碳相的含量是优化DLC血液相容性的关键所在 ;(2 )C H和C O碳相对黏附血小板的变形有促进作用 ,须从工艺上抑制其产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3)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有助于改善DLC的血液相容性。这些结论对设计与改进DLC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城乡人口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探究我国城乡家庭医生服务覆盖情况,为家庭医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13—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25年我国城乡人口数和“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和相关卫技人员数。观察每 2000 服务人口标准下,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数和服务覆盖率。结果 2020—2025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到2025年增至98 831万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171 712人、848 324人、171 71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1∶4.94;2018—2025年我国城市“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35%。2020—2025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48 053万人;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447 672人、854 976人、447 67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1:1.91;2018—2025年我国乡村“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理论上2022年实现全面覆盖。结论 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加,但城市家庭医生缺口较大,应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增强家庭医生职业吸引力,缩小城乡全科医生薪资差距,优化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均衡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云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云南省布病病情。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云南省统计局2008-2018年云南省布病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并以灰色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结果2008-2018年云南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216例,年均发病率为0.237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趋势=843.34,P<0.0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9.41%(844/1216)。病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红河州(289例)、曲靖市(264例)、昆明市(258例)、大理州(160例)、玉溪市(134例),占总病例数的90.87%(1105/121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9.03%(961/1216)。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6/10万和0.4817/10万。结论云南省布病发病较以往上升,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价,逐步完善云南省布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无锡市梁溪区2012—2019年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2—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2型糖尿病病例数据,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发病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2020—2022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19年梁溪区2型糖尿病年均粗发病率为157.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03.32/10万,粗发病率由103.99/10万上升至205.97/10万,APC为8.78%(P<0.01);标化发病率由72.64/10万上升至132.43/10万,APC为7.76%(P<0.01),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 <0.01)。全人群各年龄段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 <0.01),其中<40岁组上升趋势较快(APC=14.39%,P<0.01);GM(1,1)预测模型C=0.238,P=1.000,预测精度较好,2020—2022年发病率依然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梁溪区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风险高于女性,低年龄段发病率快速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