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889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76篇
  2篇
中国医学   231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双侧输尿管插管引尿等综合治疗醋氨酰胺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cativitydisonrdr,ADHD)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国外近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介入,发现多巴胺D2受体TaqIA1等位基因与本病相关,通过对广州市城镇学龄儿童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的检测,支持A1等位基因与本病的关系(P=0.006520)并发现病该基因与中医辨证的“肾虚肝亢”证候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3.
解热镇痛新药——醋柳愈酯(Guacetisal,呱西替柳)系乙酰水杨酸的愈创木酚酯[I],有镇咳、祛痰、消炎作用,尚能使粘液溶解。国外于80年代在意大利有产品销售,国内现由吉林市制药厂生产。本品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条以乙酰水杨酸为原料,先生成酰氯衍生...  相似文献   
84.
曲宁  李辉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31-232
醋酸异丁酯在工业上用作硝酸纤维素的溶剂、喷漆稀释剂等。国内尚未建立车间空气中醋酸异丁酯的测定方法。国外已有用固体吸附剂采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1〕。本文依照国外卫生标准(美国700mg/m3),根据国内现场情况,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范》...  相似文献   
85.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 ,是根据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 ,对中药材进行不同的加工炮制 ,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之目的。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已成不争的事实 ,但笔者经过多年的中药工作 ,发现综合医院由于条件有限 ,及某些药剂人员未认识到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容易忽视的但对药效有影响的问题。本文具体谈医院药房在做切制、火制、炮制工具和门诊处方调配过程存在的几个问题。1 切制对净选后的中药通过软化、切削、干燥几道工序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 :片、丝、块等 )的炮制方法称为切制。…  相似文献   
86.
转位法制备α-雌二醇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α-雌二醇及其衍生物。方法 以β-雌二醇及其3位衍生物为原料,制成17β-对甲苯磺酸酯,经醋解并转位,得到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结果 对雌二醇3-甲醚-17β-对甲苯磺酸酯进行醋解反应,分离得到了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对雌二醇3,17β-双对甲苯磺酸酯进行醋解反应,分离得到了3位未醋解的转位产物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结论 以17β-雌二醇为原料,先制得17β-对甲苯磺酸酯,经醋解反应,17位除了发生消除反应外,还可以转位得到17α构型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7.
正交实验初探延胡索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延胡索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对醋灸延胡索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与结论:醋炙延胡索加工工艺,以将其生品破碎成细颗粒(等于或小于绿豆粒大),加40%的食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恒温箱80℃烘干的炮制工艺为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自然铜炮制方法的改进。方法:对自然铜用煅法、炒法进行炮制,对外观及有效成分Fe^2 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煅法与炒法炮制的自然铜外观与Fe^2 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用炒法炮制自然铜具有耗时短、易煅透、一次投料量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药对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影响,比较它们作用环节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高脂应激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方法,观察大鼠血瘀模型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醋柴胡、杭白芍、柴胡、赤芍对TC(cholesterol)均有显著降低作用,醋柴胡、杭白芍强于柴胡、赤芍,而两者对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Lp(a)[lipoprotein(a)]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但柴胡、赤芍作用较强,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醋柴胡、杭白芍对TG (triglyceride)有显著降低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柴胡、赤芍对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阳性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结论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可作用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环节,柴胡、赤芍药对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化率方面优于醋柴胡、杭白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参麦与葛根素注射液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病例2 6 7例随机分成 3组 ,在病因治疗基础上 ,分别用山莨菪碱、葛根素注射液 (风痰火扰型 )和参麦注射液 (气阴亏虚型 )静滴 ,治疗 4 8h后评定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 ,93.1% ,99.0 % ,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辨证治疗的两组与山莨菪碱组的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根据中医辨证 ,应用相应的中药针剂治疗 ,可取得较单纯辨病治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