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331.
目的探讨研究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效果、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中随机抽出6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成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予以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纳入对照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b-bFGF凝胶进行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肤屏障功能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瘢痕基底深度、经皮水分丢失量、pH值较对照组低,但皮肤含水量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8.24%(P<0.05)。结论采取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不仅能提高治疗效率和皮肤屏障功能,还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整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2.
韩沁  孙耀辉  梁嫔 《广西医学》2023,(7):773-778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rb-bFGF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微针疗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瘢痕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瘢痕凹陷度及光滑度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痤疮瘢痕临床评估量表权重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瘢痕凹陷度及光滑度得分,以及血清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与单纯rb-bFGF治疗相比,rb-bFGF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佳,可以更好地减轻瘢痕凹陷度,提高瘢痕光滑度,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痤疮凹陷性...  相似文献   
333.
<正>为进一步提高颈源性失眠治疗效果,笔者将微针刀T形松解术与推拿联合应用于临床,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颈源性失眠患者共94例,均为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温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和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女构成为25/22例;  相似文献   
334.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 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 的73.33%(P <0.05);两组治疗后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痤疮症状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 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 超 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 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35.
目的 探讨微针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7月收治的44例 脱发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22年8月-12月收治的44例脱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米诺 地尔治疗,研究组接受微针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毛发密度与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 疗后毛发密度与直径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 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针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脱 发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可以增大毛发密度和直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3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为主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往往需要通过长期口服或注射非甾体抗炎药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以干扰验证相关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进展,由此也带来诸多副作用。微针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透皮给药方式,凭借其无痛微创、提高药物渗透性等优势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领域得到了应用与推广,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新策略。该文对微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新型微针的开发及扩大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7.
338.
的 探讨植发领域中应用百年精微(UST)微针侧向定位加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进行植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发技术,观察组采用UST微针侧向定位加密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 毛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毛囊个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T微针侧向定位加密技术在植发领域 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相较于传统植发技术更具优势,可有效提高毛发浓密度及头发自然度,有助于提升植 发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39.
探讨大容量复方微乳联合微针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7月于海 口红妆尚医学美容医院、柳州美嘉医疗美容诊所、广州紫馨整形外科医院治疗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5 ml微乳联合微针导入治疗,观察组使用55 ml微 乳联合微针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A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3、6个月的MASI评分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面部疼痛、红肿、瘙痒、色素沉着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大容量复方微乳联合微针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理想,能 有效淡化斑块,改善肤质,提高皮肤白皙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40.
透皮给药系统使药物以恒定速率通过皮肤,与口服制剂相比,它的体内吸收、分布优势明显,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常见的外用剂型。同时,释药效果较差、皮肤屏障的穿透能力欠缺等不足,严重制约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三维打印技术(3D printing)作为一项新兴的制药技术,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使药物具有独特的递送特征,优于传统制药工艺,它与透皮给药系统的结合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3D打印在透皮给药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对伤口辅料、口腔分散膜、微针和栓剂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实现按需定制和临床个性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