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512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1286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35篇
  4篇
中国医学   67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特有疾病,也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而且胎儿死亡迅速,难以预测。本文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和舒张末期血流速率比值(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三项脐动脉阻力指标,分析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乙醇氧化酶法用于测定血清微量乙醇浓度。方法:利用乙醇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偶联,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采用两点速率法对乙醇进行分析。结果:乙醇浓度在2000mg/L以下线性良好;批内RSD小于2.81%,批间RSD小于4.51%;平均回收率为100.7%;本法(Y)与气相色谱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6X+3.58,r=0.981。胆红素159.1μmol/L、甘油三酯14.31mmol/L、血红蛋白5.8g/L以下对本法测定乙醇结果无干扰。结论:建立的两点速率法测定乙醇灵敏度高、准确度、特异性均较好,特别适合于血清乙醇浓度处于轻度超标的疑似酒后者的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药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其透皮吸收速率常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根据pH分配原理实现高乌甲素在不同碱性环境中的不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测定其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结果:高乌甲素的透皮速率常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0.2556X+4.4271,r=0.9978。结论:在pH 4~10的范围内,高乌甲素透皮速率常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刺激速率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观察有缺氧病史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足月时的脑功能状态。方法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缺氧组:39例,有缺氧病史,除外其它听力及脑损伤高危因素;对照组:30例,无缺氧病史,无其他听力损伤高危因素。两组于纠正胎龄37~42周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声刺激速率为21.1/s、51.1/s和91.1/s,分析Ⅰ、Ⅲ、Ⅴ波的潜伏期、振幅、峰间期等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在60dBnHL刺激强度下,随刺激速率增加,各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峰间期均逐渐延长,振幅下降。在常规21.1/s时,缺氧组仅表现为Ⅴ波潜伏期和Ⅲ~Ⅴ峰间期延长;随刺激速率增加,不仅上述差异更加显著,而且Ⅲ波潜伏期、Ⅴ波振幅及Ⅰ~Ⅲ、Ⅰ~Ⅴ峰间期也表现出差异。结论有缺氧病史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足月时脑干功能仍存在异常,提高刺激速率有助于异常的检出,为更好地研究新生儿脑干功能状态及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制备茶碱透皮贴片,并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性。方法: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为骨架材料,月桂氮酮和丙二醇为促渗剂,用离体人皮和Franz扩散池作为体外经皮释药模型,研究茶碱贴片体外渗透性。结果:茶碱贴片中的药物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4%月桂氮酮和20%丙二醇有较好的促进渗透作用,其增渗倍数分别为不含促渗剂的茶碱对照贴片的2.30和2.04倍。结论:茶碱贴片体外经皮渗透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不同型号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中药复方溃宁为模型药,通过对给药系统的粘附力、体外释放速率等的测定进行评价。结果 3种膜剂的粘附力分别为CP934:6 6. 8±4 .5g/cm2 ;CP971 :5 5 . 9±4 .7g/cm2 ;CP974 :5 2 . 8±4 .4g/cm2 。体外释放速率(T50 )分别为CP934:2 4 0min ;CP971 :30 0min ;CP974 :1 0 0min。结论 不同型号的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膜的粘附性CP934最大,CP974最小;释放速率CP974型最快,CP971型最慢。  相似文献   
107.
氟啶酸眼用缓释凝胶的制备及释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氟啶酸眼用缓释凝胶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建立UV测定制剂的含量及体外释药量,建立HPLC测定制剂离体角膜渗透量,采用溶出度法进行处方的体外释药试验,应用离体角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结果亲水凝胶材料含量越小,氟啶酸从凝胶基质中释放越快,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亲水凝胶含量高,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氟啶酸眼用凝胶达到了缓慢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响应表面法(RSM)已成功应用于酶法生物聚合儿茶酚,即在含有丙酮、醋酸钠缓冲液的闭合系统中用漆酶催化产生聚合儿茶酚。用于催化的漆酶来源于Trametes versicolor(ATCC 200801)。通过测定闭合系统中起始溶氧(DO)消耗速率,运用RSM对儿茶酚酶生物聚合速率进行优化。通过筛选实验找到对DO消耗速率影响最大的独立变量,分别为介质温度、pH和丙酮含量。  相似文献   
109.
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从80年代初至今,已有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中西医理论的相互渗透,众学者认识上的差异,各证候及证型的诊断规范尚未统一,这给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甚至中医学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障碍。本文仅就中医心系证候的规范研究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以主药溶解性能筛选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中的接收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敏  周莉玲  黄春青  江影莹 《中药材》2005,28(4):332-334
目的:筛选舒心贴剂中CVD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的接收液.方法:采用异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CVD在不同接收液中的饱和浓度,根据溶解性能筛选体外经皮渗透接收液.结果:七种接收液中以30%乙醇/生理盐水中CVD的浓度最高.结论:以主药溶解性能筛选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的接收液,方法可靠、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