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03篇
内科学   441篇
皮肤病学   92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1402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734篇
  5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笔者对浅表肿瘤采用针刺治疗,颇受患者欢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2003年3~10月.我们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219例浅部真菌病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达克宁霜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外耳道真菌病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达克宁霜联合5%NaHCO3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达克宁霜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我院就诊的23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结果:23例连续治疗15天后,其中治愈14例(21耳),显效5例(8耳),好转4例(6耳).显效好转者再连续治疗一个疗程后痊愈.结论:采用5%NaHCO3配合使用达克宁霜治疗外耳道真菌疗效好.  相似文献   
34.
微晶磨削治疗面部浅表凹陷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致伤因素导致面部损伤,不同程度地遗留瘢痕,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我科自2000年采用微晶磨削术治疗各种面部凹陷瘢痕79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方法:对发表在1994~2003年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上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文献逐篇检索。结果:检索出有关治疗甲真菌病的文献108篇。结论: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目前以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最多,伊曲康唑和特比奈芬序贯法是治疗甲真菌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超声宽景成像对浅表器官病变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30例浅表器官不同疾病患者宽景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普通二维超声图像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7.
王鑫  张劭夫 《山东医药》2006,46(4):78-79
患者男,20岁,化肥厂工人。因咳嗽、咳痰5a余。伴憋喘4a余于2002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自幼有鼻窭炎、中耳炎病史,于1997年开始常年咳嗽、咳痰,每次受凉后加重,自1998年初出现憋喘,活动后加重,上述症状呈逐年加重趋势。曾在外院就医予以抗感染、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无效。体检:T36.9℃,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侧额窦区压痛明显,口唇无紫绀。  相似文献   
38.
周雁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2):123-123
1病历摘要女,23岁。间断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半年。发现肝内异常,曾疑为慢性肝炎,早期曾予保肝治疗。1周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轻度膝腕关节痛,双下肢轻度浮肿,遂来诊。既往否认结核病史、无手术输血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发生。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肤未见皮疹、出血点。肝掌(-),蜘蛛痣(-),面部无红癍,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巩膜无黄染。颈软,心率88次/分,心音纯,律整,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于右肋下1cm,质软、无压痛,脾未扪及,腹部移…  相似文献   
3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2a前因左乳包块人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未经手术切除,而采取放、化疗等保守治疗,病情稳定,未见转移。近1月来。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住院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查体:体温39.4℃~38.6℃。心、肺、腹阴性,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脾未见肿大。  相似文献   
40.
真菌病     
20 0 4 0 779 唑类药物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的初步研究/宋晓静(浙大一附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 2 0 0 3,32 (10 ) .- 575~576将质控株及敏感白念珠菌在含不同抑菌浓度的氟康唑(FCZ)、酮康唑(K CZ)、伊曲康唑(ICZ)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人工传代诱导耐药。结果白念珠菌在高浓度的唑类药物培养基中能诱导耐药,且为交叉耐药,而在低浓度中经传2 0代仍不能诱导耐药,诱导后的耐药菌株在无药物培养基中传代可恢复敏感性。提示唑类药物能诱导耐药白念珠菌的产生,但与诱导药物的浓度有关,且为不稳定耐药。(汤亚娥)2 0 0 4 0 780 白念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