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69篇
  免费   4599篇
  国内免费   3706篇
耳鼻咽喉   344篇
儿科学   617篇
妇产科学   1118篇
基础医学   6210篇
口腔科学   1286篇
临床医学   8694篇
内科学   4968篇
皮肤病学   1051篇
神经病学   836篇
特种医学   1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2789篇
综合类   20277篇
预防医学   10644篇
眼科学   701篇
药学   9742篇
  88篇
中国医学   4720篇
肿瘤学   3194篇
  2024年   399篇
  2023年   1459篇
  2022年   1487篇
  2021年   1793篇
  2020年   1826篇
  2019年   2075篇
  2018年   1050篇
  2017年   1731篇
  2016年   1863篇
  2015年   2289篇
  2014年   3481篇
  2013年   3517篇
  2012年   4748篇
  2011年   5551篇
  2010年   6225篇
  2009年   5173篇
  2008年   5393篇
  2007年   4093篇
  2006年   3553篇
  2005年   3808篇
  2004年   2810篇
  2003年   2367篇
  2002年   1808篇
  2001年   1426篇
  2000年   1041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872篇
  1997年   824篇
  1996年   1352篇
  1995年   1044篇
  1994年   983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突起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突起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取8例成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标本(Thompson Ⅰ~Ⅱ),分别行冰冻切片和电镜切片,同时进行髓核细胞的分离和单层培养,利用光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从组织、细胞和超微结构水平观察细胞突起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所有的髓核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突起结构,相邻的细胞突起间可见缝隙连接.在体状态下均呈类圆形的髓核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时却呈现梭形和类圆形两种不同的形态,梭形细胞与类圆形细胞的比例约为2.3∶1.梭形细胞的突起顺着细胞体长轴发出,未见二级突起.类圆形细胞的突起从细胞体四周发出,突起呈树枝状,可见多级突起.结论 突起是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之一,对突起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椎间盘退变病理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报道了鼠抗人肺腺癌单克隆抗体-N-乙酰消瘤芥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肿瘤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经化学修饰后的N-乙酰消瘤芥活性酯与抗体偶合,结合物的克分子结合比为1:79,且不影响抗体活力,在相似浓度下比较了单抗结合物、单抗、正常鼠IgG及其结合物与药物对靶细胞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抗结合物能显著抑制[~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细胞量,其抑制率分别为92%、60%、40%、45%与15%。提示N-乙酰消瘤芥单抗结合物的抑制作用是由单抗导向的。  相似文献   
993.
一种针对兔抗聚合人血清白蛋白抗体(anti-PHSA,Ab_1)的抗独特型抗体(anti-anti-PHSA,Ab_2),已通过免疫同种动物制成。该Ab_2具有以下特性:(1)它既可与兔anti-PHSA反应,也可与鼠的单克隆的anti-PHSA反应。(2)它与鼠的单克隆的anti-PHSA的反应,可受到PHS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上的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的抑制。(3)它可在异种动物体内诱导产生具有anti-PHSA活性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nti-anti-anti-PHSA,Ab_3),而且在收获的Ab_2血清中也查见了Ab_3。本研究不仅表明了针对PHSA的免疫应答中独特型网络调节的客观存在,而且在其抗独特型抗体(anti-Id)中,的确存在具有PHSA内映像的成分。  相似文献   
994.
垂体后叶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对于垂体后叶的形态和功能研究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但以往对垂体后叶的研究大都是以大鼠、兔等低等动物为材料,而动物种间的差异很大。仅以大鼠等啮齿动物的资料为根据难以得出全面的解释。为此,作者对包括人、恒河猴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垂体后叶内13种神经活性物质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资料。还发现2种新的神经纤维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不但存在于大鼠垂体后叶,也存在于人、猴、狗和猫的垂体后叶。比较五种动物垂体后叶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密度,以狗垂体后叶为最高,人和大鼠次之,猴垂体有稀疏的分布,猫垂体后叶密度最低。在人和猴垂体后叶,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垂体柄、神经叶的中央部和腹后部,其它部位仅见散在纤维。在狗垂体后叶背部和漏斗壁可见非常密集的纤维网,腹后部仅见中等密度P物质阳性纤维。猫漏斗壁的纤维束为中等密度,并沿漏斗隐窝壁直达漏斗隐窝底壁,其它部位仅见稀少的阳性纤维。大鼠垂体后叶周边部纤维密度高于中央区,吻侧端又稍多于尾侧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人循环纤维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合成胶原的能力.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循环纤维细胞,用酶水解法和天狼星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细胞层中的胶原含量,比较其在不同分化阶段与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分泌胶原的类型.结果 循环纤维细胞在体外分化过程中,形态学特征不断变化,从圆形幼小、多聚集成"细胞岛"的纤维细胞向梭形、透明、边缘多纤毛状突起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不断合成胶原,尤其在培养的细胞层中伴有大量胶原沉积,所分泌的胶原以I型和Ⅲ型胶原为主.结论 循环纤维细胞能够在体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具有相似的胶原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 ine,5-Aza-CdR)处理后诱导高甲基化失活的RUNX3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找抗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RT-PCR检测抑癌基因RUNX3 mRNA的表达;MTT、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肝癌细胞经不同浓度之5-Aza-CdR处理后,原无RUNX3 mRNA表达的细胞均检出基因重新表达,细胞生长速度出现不同程度减慢及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肝癌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电镜显示肝癌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能有效地激活肝癌细胞系HepG2因高甲基化所致RUNX3基因沉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冻结肩)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肩关节囊内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存在的情况。结果人肩关节囊的纤维层内有CGRP和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存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多,独立直行或网状交织。结论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了人肩关节囊的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递。当人肩关节囊发生炎症时,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可能是引起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时肩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原代人卵巢颗粒细胞(hGCs)的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卵日,收集hGCs,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基)和实验组(DMEM培养基∶卵泡液=1∶1)进行培养。比较2组hGCs的生长状态和雌激素分泌情况。利用RT-qPCR检测Nanog、Oct4、Sox2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73、CD45的表达。结果:hGCs培养24 h贴壁良好,细胞间伸出伪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培养14 d和21 d后出现凋亡。实验组雌激素的分泌显著增加,第9天出现高峰,第21天显著下降。培养第7天实验组Oct4和Nanog mRNA表达显著增加。培养7 d后,CD44、CD73表达阳性, CD45表达阴性。结论:该方法简单、有效,可获得大量hGCs。培养基中添加卵泡液有益于hGCs的生长,增加培养天数。同时hGCs可分泌雌激素并具有一定的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DNA分子损伤的修复系统颇为复杂,参与此过程的复合物和其遗传控制位点非常之多,进行修复基因的克隆研究是深刻认识DNA损伤修复分子机理必不可少的途径。一些人类遗传性疾病与DNA修复基因的缺陷有着直接联系,而且现在人们已经展开了基因治疗这一重大课题研究,因此分子克隆人的DNA修复基因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细菌与酵母的基因组结构简单,过去对损伤修复机理研究多以它们为对象,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