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3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型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又称短程蒸馏(Shoa—Dath Distillation),作为一种对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进行有效分离的手段,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至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浓缩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需要,分子蒸馏技术得到了工业化应用,在日、英、美、德以及前苏联相继设计、制造了多套分子蒸馏装置,用于浓缩VA等的生产.但当时囿于种种条件,  相似文献   
52.
阿魏Ferula assa-foetida挥发油一般采取水蒸馏法或溶剂萃取法提取,但存在收率低、易损失挥发成分、提取时间长、提取溶剂及不良的臭味成分残留、不饱和成分降解等缺点。作者首次采用超临界流体提取(SFE)方法提取阿魏挥发油,观察4个重要的参数——压力、温度、动态时间和改性剂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的萃取工艺,并与水蒸汽蒸馏法比较,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5℃、萃取压力30mPa、CO2萃取时间3h,萃取率最高达6.0%。结论:工艺稳定、可控、简单,比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收率高。  相似文献   
54.
阿魏Ferula assa-foetida挥发油一般采取水蒸馏法或溶剂萃取法提取,但存在收率低、易损失挥发成分、提取时间长、提取溶剂及不良的臭味成分残留、不饱和成分降解等缺点。作者首次采用超临界流体提取(SFE)方法提取阿魏挥发油,观察4个重要的参数——压力、温度、动态时间和改性剂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所提取羌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在成分和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SFE-CO2法提取效率高,提取成分比较完全,为提取羌活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6.
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华  高玉琼  霍昕  杨迺嘉  赵德刚 《中成药》2006,28(9):1339-1342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金钗石斛分离出109个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26:环草石斛分离山63个成分,鉴出5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8。2种石斛挥发油成分中,含有10种相同成分。结论:首次报道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57.
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分析蜘蛛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i Jones)为败酱草科属植物,药用其根茎及根,别名:马蹄香(云南、广西);锐八够Reib bad goub(贵州松桃);窝岗牙Vob gangb vas(贵州黔东南);蛙共Uab ghongs(贵州黔南);薄街单Ngox ghenb shik ndraol(贵州毕节)。本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对蜘蛛香根及根茎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1 材料、仪器与实验条件 1.1 材料蜘蛛香采自贵州石阡董家山海拔1 000 m左右;经贵州师范大学地生学院王承录副教授鉴定为 Valeriana jatamansii Jones。  相似文献   
58.
正交试验优选左金漂浮片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左金漂浮片中吴茱萸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吴茱萸挥发油水蒸气蒸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耗时少、效率高和对提取后物料破坏较小等优点,适合于批量生产,便于制剂的后续提取工艺制备。  相似文献   
59.
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方法: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和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以苯甲酸为对照样品对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对某些细菌的抑菌作用比苯甲酸强。结论:本方法具有稳定可靠、低温高效、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对常见的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联用对连翘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新途径。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连翘挥发油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蒸出物1含萜品醇-4和α-萜品醇,含量分别为87.61%和12.39%,蒸出物2主要含β-蒎烯和萜品醇-4,含量分别为54.46%和26.40%。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具有低温、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