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940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700篇
预防医学   57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772篇
  2篇
中国医学   797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为了初步了解男性精浆中的蛋白电泳谱以及蛋白谱与男性生育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应用SPIFE3000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对20例对照组(生育组)与140例观察组(不育组)的精浆进行蛋白分离(琼脂糖区带电泳法),建立其精浆蛋白质的特征电泳图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浆蛋白经酸蓝染色后,区带清晰,从阳极到阴极分为A、B、C、D、E 5条带,电泳各区带百分比含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发现不育组与生育组A、C、D、E百分比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精子症患者精浆的蛋白谱有特异的"双峰"特点。结论精浆蛋白区带电泳分析可作为不育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且将是对男性不育诊断手段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62.
血清蛋白电泳与尿蛋白电泳在儿科肾脏疾病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与尿蛋白电泳在儿科肾脏疾病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运用血清蛋白电泳、尿蛋白电泳对30例肾病综合征、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狼疮性肾炎患儿进行血清蛋白、尿蛋白检测。结果:血清蛋白电泳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白蛋白比例显著降低,α2球蛋白比例显著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白蛋白比例轻度降低,α1、α2球蛋白比例轻度升高,狼疮性肾炎γ球蛋白、α2球蛋白比例增加。尿蛋白电泳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呈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者20例多数病情恢复快;肾病综合征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18例多数对激素治疗敏感;狼疮性肾炎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9例激素治疗敏感、病情恢复快。结论:联合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和尿蛋白电泳对判断儿科肾脏疾病病情和预后、指导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毛细管电泳测定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氨基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测定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氨基酸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P/ACEMDQ毛细管电泳仪对2 0例正常人、2 0例肝癌患者及2 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 在9min内分离12种氨基酸,线性在2 0~10 0 0 μmol/L范围,回收率为77. 5 %~113 .3% ,批内精密度2 . 6 %~11. 4 % ,批间精密度5 . 8%~19. 7%。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肝硬化组酪氨酸、丝氨酸、色氨酸明显升高,丙氨酸明显下降;肝癌组酪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明显升高,脯氨酸明显下降。结论 毛细管电泳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对肝癌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从LA795细胞系的15个克隆株中选出LA1,LAE,LAD,和LA5株,其细胞电泳率分别为:0.865,0.869,1.101,1.320。结果表明:瘤细胞电荷性质的变化同它在同基因动物体内的自发肺转移能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转移率分别为0%(0/25),0%(0/25),16%(4/25)和32%(8/25)。对四个克隆株瘤细胞膜脂性质的测试显示,克隆株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与膜脂性质的变化也显示了明显的相关性。总结果提示,LA795瘤细胞克隆株转移潜能的变化与其细胞整体性质的变化有关。这一结果对进一步认识肿瘤转移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复方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中两组分含量。以咖啡因为内标,20mmol/L硼砂—20mmol/L磷酸二氢钠(49∶51,pH86)为运行缓冲液,在7min内完成分离。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0~640μg/mL(r=09999)和50~400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1011%,RSD分别为10%和17%,n=5。  相似文献   
66.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熊,猪,牛,羊胆皮的水溶性蛋白进行凝胶电泳,采用凝胶电泳扫描对其电泳谱带进行分析,结果各胆皮均显示不同的谱带,可鉴别熊胆皮的真伪。  相似文献   
67.
血清蛋白电泳是临床生化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8.
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作SSCP分析,检测20例结肠癌肿瘤标本p53基因第7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并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DNA序列测定判断其准确性。结果:20例结肠癌标本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5例标本(Ca4,Ca6,Ca7,Ca8,Ca14)有突变,而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仅检出4例标本(Ca4,Ca6,Ca7,Cal4)有突变,测序证实经毛细管电泳所检出的5例标本均存在点突变。结论:对于PCR产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筛查基因点突变。  相似文献   
69.
自我国西藏边陲地区采集的蜱、鸟、鼠标本经BHK13细胞培养,分离到明显致细胞病变的病毒17株。制样后电镜观察,病毒呈球形含双层壳,大小为68~80nm,病毒性包涵体形成明显,病毒倾向于晶格样排列,经细胞裂解而释放。病毒感染的培养悬液及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的样品均可见形态一致的病毒颗粒,其形态及形态发生符合呼肠病毒科成员的特征。纯化病毒抽提核酸,电泳结果也显相同类属的图象,说明新分病毒为呼肠病毒科成员,从其明显致病性、宿主广泛性等可能为环状病毒属,类似于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  相似文献   
70.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4):i0001-i0001
1983年4~9月,广西由北向南12个市县发生流行性腹泻。发病19007例;1984年6月灌阳县发病6570例。刘家村暴发流行。发病268例,发病率为45.32%。发病涉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主。取125名患者粪便后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菌。而有44%(15/34)的粪便标本在电镜下观察到约52nm和67~71nm的轮状病毒颗粒。93.8%(15/16)的粪便标本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检测呈阳性。病毒核酸图象呈现轮状病毒特有的11条核酸带。患者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表明37%的病人恢复期血清产生对分离株轮状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确定这两次流行性腹泻暴发流行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