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叶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叶桉是华南地区民间常用中草药,其叶水煎剂具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防腐止痒的功效,其桉叶油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目前国内种植的大叶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72.
王飒  盛萍  姚蓝  杜冰洁 《中草药》2015,46(19):2874-2879
目的初步确定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GC-MS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多伞阿魏不同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GC-MS、主成分分析对多伞阿魏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多伞阿魏氯仿提取部位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建立了多伞阿魏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立了28个共有峰,与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有较强关系的11个共有峰,分别鉴定为峰1(3-甲氧基-1,2丙二醇)、2(右旋柠檬烯)、4(左旋乙酸龙脑酯)、6(乙酸松油酯)、7(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8(α-柏木烯)、9(α-香柑油烯)、12(β-雪松烯)、21(8-表-γ-桉叶油醇)、22(γ-桉叶油醇)、23(茅苍术醇)。10批样品中共有峰成分占总成分的92%以上,其相似度达到0.9以上。结论初步确证了多伞阿魏氯仿提取部位具有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作用。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作为多伞阿魏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高良姜配方颗粒中桉叶油醇和莰烯含量。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高良姜配方颗粒中提取挥发油,经气质分析仪分析,NIST08库定性分析桉叶油醇和莰烯,用外标法定量。结果:桉叶油醇含量0.075%,相对偏差5.4%,莰烯含量0.018%,相对偏差6.6%。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高良姜配方颗粒中桉叶油醇和莰烯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74.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麸炒(焦)苍术与生苍术,炮制后化学成分含量有变化,药效也有差异。焦苍术最佳炮制工艺:温度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茅苍术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β-桉叶油醇(18.894%),其次是苍术酮(13.707%)和茅术醇(11.053%)等88种化合物。动物实验研究作用广泛,有燥性、助消化、降血糖、抗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肿瘤、调节脂代谢、杀虫、致突变、抑菌、调节免疫作用。药理及成分研究已较为深入,单体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尚属空白,细胞层面及代谢组学研究报道较少,今后应侧重分子与细胞层面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提高桉叶油的水溶解度,同时达到滞留病灶部位且缓慢释放的效果。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海藻酸钠制备空白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将两者结合后对复合给药系统的体外溶蚀及体内滞留性进行评价。结果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含油率为(6.45±0.16)%,包合率(77.42±1.78)%。体外溶蚀实验表明,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的平均溶蚀率为(44.62±2.07)mg.cm 2.h 1。体外溶蚀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24 h溶蚀完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体内滞留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可在裸鼠肺部滞留12 h以上。结论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可达到局部滞留并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桉叶油对SD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方法 取SD孕鼠25只,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桉叶油高、中、低剂量)、溶剂对照组(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5只。实验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在大鼠妊娠第10天用300、200、100mg/kg 的桉叶油和花生油2ml/只灌胃,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于孕第1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12.5mg/kg)。各组孕鼠于孕19d处死取胚胎,记录孕鼠的体重、子宫重、卵巢重和胎盘重;统计胚胎植入的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和死胎数;观察胚胎外形,并测量胎鼠体重、身长和尾长。 结果 桉叶油灌胃SD孕鼠后,孕鼠的体重、子宫重、卵巢重及胎盘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植入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及死胎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桉叶油各组活胎鼠平均体重、身长及尾长均较溶剂组高,但只有高剂量桉叶油组胎鼠平均体重(2.318±0.606)与溶剂组(1.462±0.397)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与溶剂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胎鼠平均体重、尾长明显低于溶剂组,且有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胎鼠平均身长低于溶剂组,但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桉叶油对SD孕鼠胚胎无毒性,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有毒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测定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中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WAX毛细管柱,初始温度为80℃,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ID检测器。以萘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在相应的保留时间,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混合溶液具有相同的色谱峰,阴性样品溶液无相应的色谱峰。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浓度分别在0.238~4.760、0.217~4.336、0.094~1.880、0.100~2.00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0.9999)。精密度、稳定性实验均符合方法学要求。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含量分别为12.35、11.32、4.90、5.28 mg/g。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批次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中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8%、99.02%、98.41%、98.20%。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中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含量较为稳定。结论气相色谱内标法分离度、重复性好且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冰樟桉氟轻松贴膏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桉叶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影响,探讨外用桉叶油乳膏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基质组、桉叶油乳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蒸馏水、基质、桉叶油乳膏、0.025%维A酸乳膏,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各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后,与空白组、基质组相比,各治疗组金黄地鼠同侧皮脂腺斑面积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皮脂腺厚度减少,腺体萎缩,腺叶数量减少,排列疏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桉油乳膏组右侧皮脂腺斑的面积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皮脂腺腺体较小,排列松散。结论桉叶油能有效抑制皮脂腺增生,可能是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