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71.
吃藿香为脾胃排毒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使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相似文献   
72.
薄荷小验方     
薄荷,性味辛,凉,入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有薄荷脑、薄荷酮、樟烯、柠檬烯等。在临床上,医生常用薄荷治疗风热感冒、中暑、咽痛、牙痛、眼睛红肿、痘疹不出等症。外用可解热消肿、止痒止痛,并对痱子、疖肿、痤疮等皮肤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二磷酸尿核苷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s)是许多组织细胞内质网中的一种二相药物代谢酶,其家族中的UGT1和UGT2亚型在有毒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研究了白杨黄素和6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缴形酮、香豆素、勒素、cis- avicennol、香柠檬烯和前胡醚)对人和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中UGT1A1和(或)UGT1A6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二磷酸尿核苷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s)是许多组织细胞内质网中的一种二相药物代谢酶,其家族中的UGT1和UGT2亚型在有毒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研究了白杨黄素和6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缴形酮、香豆素、勒素、cis- avicennol、香柠檬烯和前胡醚)对人和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中UGT1A1和(或)UGT1A6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D-柠檬烯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探讨D-柠檬烯对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D-柠檬烯作用后K562细胞增殖的改变;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在0.125-1.0mmol/L浓度范围内,D-柠檬烯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梯形条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出亚G1峰共同证实了D-柠檬烯能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结论:D-柠檬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的方式,使细胞滞留于G1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76.
刘莉  李清  陈晓辉  史芳  果德安  毕开顺 《中成药》2011,33(6):997-1000
目的 建立同时定量测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粗壮女贞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β-月桂烯和D-柠檬烯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17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柱温为60℃,以3℃/min上升至75℃,保持5 min,以5℃/min上升至85℃,保持3 min,再以8℃/min上升至117℃,保持5 min,最后以50℃/min上升至24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300℃;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为1.0 mL/min;分流比为4∶1.结果 芳樟醇、α-松油醇、β-月桂烯和D-柠檬烯分别在181.2~6 525μg/mL,84.4~3 036μg/mL,2.700~95.4 μg/mL和4.000~14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7.4%,95.7%,95.5%,RSD分别为1.7%,1.3%,1.8%,1.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粗壮女贞中4种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77.
梁可  姬巍  闫小玉  庞卉  毕开顺  贾英 《中国药房》2012,(39):3694-369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7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以5℃.min-1升至110℃),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02285~0.22850mg.mL-1(r=0.9998)、0.00877~0.08770mg.mL-1(r=0.9996)、0.00448~0.04480mg.mL-1(r=0.9998)范围内同其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96.3%、96.9%,RSD分别为2.3%、2.0%、1.6%(n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桂枝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薄荷素油的气相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研究薄荷素油的化学成分。建立同时测定薄荷素油中α-蒎烯,柠檬烯、薄荷酮、薄荷醇、胡薄荷酮、薄荷醋酸酯6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GC-MS对薄荷素油中的共有成分进行鉴定。含量测定采用GC内标法,色谱柱: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以1-辛醇为内标。结果:薄荷素油中的15种共有成分得到鉴定,建立了薄荷素油含11个主要共有峰的气相特征图谱。含量测定中6种主要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测定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7%以上。结论:特征图谱结合多组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薄荷素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79.
碰碰香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碰碰香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碰碰香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碰碰香的3个不同部位中总共分离出40个成分,主要含有酮、烷烃、烯烃、芳香烃、醇和酯等类化合物。3个部位中共有成分5个。其中根中含量最高的为莰烯(17.42%),茎和叶中含量最高的均为柠檬烯,含量分别为27.56%和27.07%。结论:碰碰香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80.
柠檬烯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珍霞  龚莉桂  张爱丰  王欢 《中药材》2005,28(5):418-420
目的:对柠檬烯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PEG4000∶ PEG6000(1∶ 1.5)混合液作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物与基质以1∶ 6配比,料温为70℃,冷却温度为15℃,滴口内外径为2.0/2.4(mm/mm),滴口距冷却液面为4 cm,滴速45 d/min为最佳条件.结论:该工艺可为柠檬烯滴丸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