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74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910篇
预防医学   16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87篇
  3篇
中国医学   1353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患者男,28岁,婚后1年不育来院就诊。女方月经正常。夫妇双方性生活正常。查体:患者身高165cm,男性第二性征胡须浓密,喉结不明显,生殖器官检查外生殖器正常。内分泌检查结果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无精子。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培养,G显带,染色体结果:妻子核型为46,XX;患者核型为46,X,t(1;Y)(1qter→1p22∷Yq11→Yqter;Ypter→Yq11∷1p22→1pter)。讨论患者为Y染色体与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最大的染色体与最小的染色体发生断裂重接较为罕见。患者体格健壮,激素水平正常,但无精子产生,说明Y染色体断裂、易位的部位可能存在着与精子生成有关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女性经前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经前期RAU)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状况, 并探讨经前期RAU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女性经前期RAU患者外周血中IL-6、IL-8、TNF-α、sICAM-1的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和无经前发作规律的女性RAU对照组相比。结果:经前期RAU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而且高于女性RAU对照组(P<0.01)。而sICAM-1无明显变化。女性RAU患者血清中TNF-α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期RAU患者体内存在IL-6、IL-8、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可能对RAU局部损害起作用。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30岁。因结婚5年未孕及月经失调多年就诊查体:身高162cm,体重55kg。五官端正,智力正常。双乳房发育差,乳距宽。腋毛及阴毛稀少。双肘外翻。B超显示:子宫34mm×32mm×23mm,左右附件分别为22mm×12mm×6mm及24mm×12mm×7mm。月经史:18930,量少。近6年月经周期逐渐延长,1年只行经1~2次,且月经量越来越少。最近2年必须借助药物进行子宫撤退性出血。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核型为46,X,t(X;16)(Xpter→Xq22∷16p13→16pter;16qter→16p13∷Xq22→Xqter)。患者有2个姐姐,月经正常,都已正常生。患者家庭成员拒行细胞遗传学检查。讨论由于无…  相似文献   
94.
新兵训练后功能性闭经女兵的心身症状与激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人伍女兵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HA)者与月经正常者激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某部队新人伍女兵98人接受了为期近4个月的体能训练之后,有54人出现闭经.其中闭经3个月以上者有35人(研究组)。训练后月经正常、在采血时月经周期处于第5~11天者有26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她们血清中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ACTH、T_3、T_4的水平,并用SCL-90分别评定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FHA 者血清FSH 值为4.96±1.73 mIU/ml,LH 值为2.63±1.78 mIU/ml,E_2的值为7.23±5.37 pg/ml,对照组血清相应值为10.73±2.30mIU/ml、12.31±2.15mIU/ml、41.67±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经组低于对照组。FHA 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51.4%、42.9%、48.6%、51.4%及37.1%;而对照组这5项分值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15.4%、15.4%、19.2%、21.3%及11.5%,两组间这5个因子大于2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闭经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诊断为FHA 的女兵与月经正常女兵的激素水平有差异,闭经组心身症状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5.
孙红梅 《医学信息》2005,18(10):1407-1407
患者,女,38岁,弱智。其家人代诉,末次月经不清,2005年1月28日下午5点出现下腹痛,于当晚9点入院。体检,T36.5℃、P88次/分、R20次/分、BPl20/80mmHg,腹隆起,纵椭圆形。产检,宫高32cm、腹围95cm,臀位,宫缩不规则,胎心不清。肛检,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先露足达“-3”,膜未破。入院初步诊断:1,孕足月待产G4P3臀位:2.死胎?。因家属无钱办理入院手续及进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96.
病例:某女,26岁,身高140cm,体重55kg,体态矮胖、上肢及手指粗短、无蹼颈,后发际高低正常,智力属正常范围,17岁月经初潮、有少量阴道出血,仅一次后停经。该女23岁结婚,婚后因无自然月经周期.不生育而离婚。近3年服用雌激素,可有人工月经周期,但停药后则月经无后续。经妇科检查发现外阴发育尚可,乳房近几年才发育、乳头小、乳间距宽、小子宫。该女为第三胎,其两个哥哥身高、生育能力均正常;其母身高有155cm左右,生育能力正常、无流产、死胎史,在本次怀孕期间无生病和:再良环境接触史。  相似文献   
97.
患者 女,31岁,结婚3年,连续自然流产3次,流产后均行诊刮术,刮出绒毛组织,未见有胚芽。患者身体健康,月经正常。其父母均健在,无流产史,共生育2个子女。患者有一兄,已婚,流产3次。患者有一伯父不能生育。患者表型正常,无有毒有害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其丈夫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98.
患者 女,20岁。两年前因无月经、乳房不发育诊断为原发性闭经,服中药3个月无效。后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月经开始每月一次,乳房开始发育,停药后,月经又停止。再次激素治疗又来月经,但停药后月经仍停止。家族中无同类病史。体格检查:患者表型和智力正常,身高155cm,体重44kg,阴毛、腋毛缺如,无颈蹼,乳房发育差,外生殖器不成熟,子宫小,附件未触及。B超示:双侧卵巢为21mm×20mm和22mm×20mm。内分泌检查结果:卵泡刺激素73.2U/L(正常3~4U/L),黄体生成素46.6U/L(正常6~217U/L),催乳素0.312nmol/L(正常0.26~0.028nmol/L),雌二醇14.68pm…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的年龄变化特点,预测月经初潮时间,为及时开展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12月及2021年3—10月,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采取抽签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 523名女生,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然后利用日本百利达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  结果  南阳市10~15岁女生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来潮女生的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体内水分率低于未来潮女生。其中11~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2.03,2.43,2.45,2.52,P值均 < 0.05);12~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10,14,15岁未来潮女生与已来潮女生间体内水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2.35,2.37,P值均 < 0.05);10,11,14岁同年龄组农村女生和城市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45,6.73,P值均 < 0.05)。  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前后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体内水分率等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有助于月经初潮的预判,月经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BMI、体育锻炼、零食及饮料摄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长工时作业和通勤时间对女护士月经状况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合理调配护士的工作时间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5月―2016年11月对中国8 904名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职业和月经状况数据,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长工时作业与通勤时间对月经异常的影响。  结果  女护士工作时间为(8.2±1.1)h、中位通勤时间为1.0(0.5, 1.0)h。月经异常率为41.0%。工作时间>8 h对女护士的月经异常各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月经持续时间变化的影响最大(OR=1.651, 95% CI: 1.403~1.942, P < 0.001)。通勤时间>1 h对月经异常各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月经持续时间变化的影响最大(OR=1.368, 95% CI: 1.178~1.588, P < 0.001)。  结论  长工时作业与通勤时间较长会导致女护士月经异常风险升高,是月经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