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王彬摄影 《地方病通报》2011,(2):F0004-F0004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应急暨鼠疫防治工作会议于3月30~31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自治区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殷宇霖主持会议,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买买提·牙森做了重要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53.
《地方病通报》2011,(1):94-94,F0003,F0004
2011年1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召开了2010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中心党委书记曹汉礼主持,自治区卫生厅买买提·牙森厅长及厅相关处室领导、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职工3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心主任符俐萍首先代表领导班子对2010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4.
由卫生部科教司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机构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培训班”于2011年8月14~25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刘登峰,处长解江林、调研员王锦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副巡视员伊沙克、有关授课专家和各省市卫生厅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55.
56.
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研究。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胆囊结石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典型抽样再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自制且翻译成维吾尔文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行肝脏和胆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民族以及各民族不同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分娩年龄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508份,有效问卷3 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5%。3 175例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9%(535/3 175),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分别为24.0%(222/924)、10.8%(94/873)、15.9%(219/1 378)。3个民族间胆囊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OR=1.167,95%CI(1.007,1.353)〕、月经不调〔OR=6.486,95%CI(4.636,9.532)〕、生育数量〔OR=1.355,95%CI(1.237,1.483)〕是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初潮年龄〔OR=1.296,95%CI(1.007,1.668)〕、生育数量〔OR=1.240,95%CI(1.022,1.504)〕是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生育数量〔OR=1.341,95%CI(1.214,1.482)〕、分娩年龄〔OR=0.942,95%CI(0.892,0.996)〕是汉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与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有关;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初潮年龄、生育数量有关;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生育数量、分娩年龄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潮年龄延迟,生育数量多,分娩年龄小的女性,尤其是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的维吾尔族人群。  相似文献   
57.
背景:端粒酶反转录酶对端粒酶的激活和活化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端粒酶反转录酶的慢病毒载体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鲜见报道。目的:利用靶向大鼠脊髓源星形胶质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并观察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对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及传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单纯慢病毒转染组和空白组,转染后并测其转染率,且在转染后的不同时间段测量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及单纯慢病毒转染组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转染率达85%-90%。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在转染后24-48 h细胞凋亡率达50%-60%。在单纯慢病毒转染组及空白组细胞凋亡率并无显著改变。结果说明,携带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可促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8.
背景: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大鼠肢体缺血模型对肢体缺血的病理过程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但在模型的构建及评估上存在一定争议,故急需一种可靠、经济、制作方便的疾病模型。目的:探索不同方式制备的SD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患肢缺血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变化规律,寻找肢体缺血程度适中、稳定,维持时间较长的模型制备方法。方法:随机将72只SD大鼠等分为4组:A组大鼠给予假手术,分离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和髂腰动脉、右股浅动脉、腘动脉、隐动脉;B组大鼠切断右股浅动脉、腘动脉、隐动脉,切除右股浅动脉,建立后肢急性缺血模型;C组大鼠结扎腹主动脉、两侧腹壁阴部动脉,建立后肢急性缺血模型;D组大鼠结扎腹主动脉、髂腰动脉和腰动脉,建立后肢急性缺血模型。结果与结论:造模后2,4,6周,以不同方法建立后肢急性缺血模型的B、C、D组大鼠右后肢肌力弱于A组;4周D组肌力弱于B、C组;6周B、D组肌力仍有弱于C组的趋势。造模后2,4,6周,B、C、D组右后肢静脉血氧分压均低于A组;造模后2,4周,D组低于B、C组;造模后6周D组仍低于C组。造模后2、4周,3个造模组右后肢肌组织部分肌细胞崩解,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多,炎细胞浸润,且D组病理变化最重。造模后6周,3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减轻,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提示结扎大鼠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髂腰动脉和腰动脉的后肢缺血模型,缺血程度适中,缺血状态稳定,维持时间较长,制作方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9.
背景:新疆阿魏主要由挥发油、树脂和树胶组成,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解痉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及机械痛及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 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制备慢性坐骨神经松结扎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阿魏0.075,0.15,0.30 g/kg,赛来昔布和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术前1 d及术后1,2,3,5,7,14 d 进行热痛及机械痛测定,并取S4-5脊髓组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5 d,低、中、高剂量阿魏组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1),中剂量阿魏组热痛阈值下降幅度最小(P < 0.05),高剂量阿魏组机械痛阈值减小幅度最小(P < 0.01)。术后各时间点低、中、高剂量阿魏组及赛来昔布组在的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 < 0.05),中、高剂量阿魏组各时间点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均高于赛来昔布组(P < 0.05)。高剂量阿魏组及赛来昔布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 < 0.05);中、高剂量阿魏组与赛来昔布组各时间点的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果证实,新疆阿魏可以有效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0.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有效化疗药物的不断问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开始从妇科恶性肿瘤辅助性治疗向主导性治疗过渡,化疗与手术、放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也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如何合理应用化疗,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其严重毒副反应,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妇科肿瘤化疗存在的相关问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于2005年8月25-2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化疗学术会议。到会的专家和代表们就妇科肿瘤化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会议的召开很及时也很有意义,对合理应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