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3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374篇
临床医学   3540篇
内科学   725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94篇
综合类   6611篇
预防医学   1282篇
眼科学   375篇
药学   2682篇
  60篇
中国医学   1109篇
肿瘤学   403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329篇
  2012年   1430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265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200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Cobb氏法)从26°恢复至5°,有5例恢复前凸8°~10°,神经功能恢复1.8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回复生理前凸的纵轴上纵向撑开力,更有助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82.
83.
周本立  邓惠红 《柳州医学》2007,20(4):243-243
2007年8月15日,我院放射科承担的区卫生厅科研课题《改良结肠造影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应用》顺利通过区内专家的评审,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4.
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并与混合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和对照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7.1)岁,便血18例,肛门脱垂20例,水肿15例,疼痛5例,便秘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7±6.8)岁,便血15例,肛门脱垂22例,水肿14例,疼痛6例,便秘6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  相似文献   
85.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6.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重度完全性单侧唇裂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良Mi11ard法与裂隙缘粘膜瓣联合应用修复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笔者自2000年始应用此法对单侧完全性重度唇裂的鼻槛修复及口、鼻瘘口封闭、鼻堤重建效果满意。21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经术后复查效果满意。结果:该组病例在唇裂修复的同期行口、鼻瘘口之完善封闭。结论:此方法适用于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且齿槽骨裂隙较宽大者。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15例婴幼儿贲门狭窄症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1985年1月-2003年9月对15例婴幼儿贲门狭窄症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了Heller法,1例术后合并肺炎而死亡。8例采用改良Heller法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改良Heller法治疗贲门狭窄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改良阴式巨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正> 我院在1999年5月~2002年5月期间,采用连续硬膜外下腔阻滞麻醉施行剖宫产116例,术式选择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所指的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从临床效果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损伤和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拆线时间短,而且可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所以认为新式剖宫产术式适用于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0.
陈波  刘准  王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0):961-961
性别与年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男多于女,年龄在17岁~65岁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