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49篇
预防医学   43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87篇
  2篇
中国医学   286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众文章详细分析了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使用,该技术使用药物研制效率更高。最后展望还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在未来的使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基于荧光分子扩散动态测量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体外快速评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β-己糖苷酶法、扫描电镜法及光栅图像关联光谱法(raster imag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RICS)对稳定表达CD63-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大鼠肥大细胞株RBL-2H3的脱颗粒过程进行评价,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β-己糖苷酶法的检测灵敏度为5 mg/L,扫描电镜法的检测灵敏度均为3.9×10-2 mg/L,RICS方法也在3.9×10-2 mg/L即可检测到扩散系数的降低,并与未给药组有显著差异。结论:RICS方法比传统β-己糖苷酶法更灵敏,虽然与电镜方法灵敏度相当,但该方法较扫描电镜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易操作,且所观察的指标为扫描电镜所不能做到的活体动态观测,能在细胞脱颗粒早期即可判定过敏反应的发生,具有传统方法不具备的优势,有潜力成为制药企业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或临床过敏性物质筛查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3.
目的根据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建立一种鉴别真伪厚朴的新方法。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扫描真伪厚朴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对所得图谱进行对比。结果真伪厚朴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在荧光峰个数、峰位置及峰强度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为鉴别真伪厚朴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4.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研究了w=0.03NaCl溶液中BTA(苯并三氨唑)及其衍生物5CBTA(5-羟基苯并三氮唑)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发现5CBTA对铜的作用与BTA的作用机理相似,在较大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氮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随着电位负移在铜电极表面吸附的聚合物膜逐渐转化分为分子形式吸附,5CBTA中的-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两者配使用以BTA吸附为主,其缓蚀机理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高通量测定犬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注射用多西他寒纳米粒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的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2组Beagle犬分别前肢静脉注射5 mg·kg~(-1)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后,后肢静脉取血约0.5 mL。血浆样品及内标紫杉醇置于96孔板中,采用8道移液器取液进行高通量的液液萃取。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多西他赛的线性范围为1~500μg·L~(-1),最低定量限为1μg·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5%,批内、批问精密度(RSD)均小于15%。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和多西他赛注射液,t_(1/2)分别为(5.3±s 1.4)和(3.2±1.4)h,MRT分别为(3.2±1.3)和(0.66±0.21)h,V_(ss)分别为(83±48)和(15±6)L,且2种制剂的t_(1/2)、MRT和V_(ss)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一、简便并且实现高通量分析,适用于多西他赛的药动学比较研究。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能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并具有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急性毒性,提高机体耐受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析测定人血浆中米格列奈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色谱法,用以研究米格列奈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那格列胺为内标,血浆酸化后经液液萃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多反应检测方式进行测定,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 316.2→298.2(米格列奈)和m/z 318.2→120.2 (那格列胺)。流动相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75:25,V/V),流速0.3 mL·min~(-1),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8μm,3 mm×150 mm);柱温:30℃。结果米格列奈在0.502 0~4 016μ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最低检测浓度为0.502 0μg·L~(-1),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均符合生物分析要求,应用此法测得5、10、20 mg剂量组不同给药方式、多个时间点的米格列奈血药浓度,结果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适用于米格列奈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4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双交叉试验,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g,采用LC—MS/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144±s 43)和(164±40)μg·L~(-1),t_(max)分别为(3.7±1.2)和(3.5±0.8)h,t_(1/2)分别为(6.0±2.5)和(4.9±2.0)h,AUC_(0~24)分别为(1 639±787)和(1 658±636)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21)%。多剂量达稳态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241±170)和(232±75)μg·L~(-1),c_(min)分别为(115±66)和(121±64)μg·L~(-1),t_(max)分别为(3.7±1.0)和(3.5±1.6)h,AUC_(ss)分别为(1 905±882)和(1 992±834)μg·h·L~(-1),c_(av)分别为(159±73)和(166±69)μg·L~(-1),DF分别为(77±30)%和(75±3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_(0~t),AUC_(0~∞)或AUC_(ss),c_(max)和t_(max)均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结论建立的LC—MS/MS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适宜。测定的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山柰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在10批山柰挥发油的FIIR图谱20个峰中有17~19个共有峰;GC—MS分析每个样品鉴定了37~44种化学成分,特征成分均为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反式57.3%~78.7%,顺式0.7%~3.4%)、反式桂皮酸乙酯(9.8%~19.5%)、正十五烷(6.9%~17.1%)、3-蒈烯、8-十七碳烯、龙脑、莎草烯,这8种成分共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1%~98.2%。结论FTIR能准确地鉴别山柰,GC—MS法能以特征成分为指标精确地控制山柰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
细胞拉曼光谱具有无创、准确、快速地对活细胞进行实时定量和原位分析的优势,可鉴别肿瘤细胞的性质及分化程度,并进行肿瘤细胞癌变原理和药物疗效评估研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肿瘤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纳美芬。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V:V)液液提取后,以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醋酸铵(70:30,V:V),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40μL,在Agilent 1100 LC/MSD XCT离子阱质谱仪上,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正离子电离方式,以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z 340→322(纳美芬)和m/z 383→337(纳络酮,内标物)。结果纳美芬的定量下限为0.10μg·L~(-1),线性范围为0.1~10μg·L~(-1)(r= 0.9995),样品提取回收率为65%~84%,日内RSD和日间RSD均≤15%,且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来进行纳美芬的临床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