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91.
目的 通过RNA测序(RNA-seq)研究抗菌肽KT2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构造小鼠UC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KT2组、mCRAMP组和美沙拉嗪组5组,每组12只。评估小鼠结肠炎症程度。从对照组、DSS组和KT2组中每组随机选4只小鼠的结肠组织进行测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随后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结果 KT2组小鼠炎症程度比mCRAMP组和美沙拉嗪组更低;KT2组与DSS组相比,共得到113个DEGs,其中下调DEGs71个,上调DEGs42个。基因富集分析显示下调DEGs主要与胶原代谢有关,上调DEGs主要与生物氧化有关,筛选出差异较大且研究甚少的DEGs进行qRT-PCR验证,发现Foxp3、FUT4、IFRD1、VEGF在DSS干预后表达下调,经抗菌肽KT2治疗后表达上调;Arg2、FXR在DSS干预后表达上调,经抗菌肽KT2治疗后表达下调。结论 抗菌肽KT2治疗UC小鼠效果优于mCRAMP和美沙拉嗪;抗菌肽KT2可能通过上调Foxp3、FUT4、IF...  相似文献   
692.
目的:以人源性抗菌肽(AMPs)富组蛋白5 (Hst5)和LL-37为亲本,设计新型杂合肽H5LL,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乳酸菌表达载体,实现AMPs的高效和安全表达。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5LL进行理化参数、亲/疏水性、剪切位点、磷酸化位点、信号肽、跨膜区域、亚细胞定位和二级结构预测;将目的序列和空载质粒pMG36e经HindⅢ及KpnⅠ双酶切后,构建乳酸菌重组表达载体pMG36e-H5LL,克隆转化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结果:H5LL成为AMPs的可能性较高,含3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 625 380,总电荷数为+10,具有亲水性;有3个磷酸化位点,无糖基化位点;属于膜内蛋白,无跨膜区域,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预测,线粒体靶向肽的可能性为0.333。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和β-转角占比分别52.78%及22.22%,三级结构中α-螺旋数量较多。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CR电泳,于138 bp处有单一特异性条带;双酶切电泳,重组质粒在136和3 500 bp处有清晰条带。结论:设计并合成的新型杂合肽H5LL具有较高稳定性、抑菌活性和低毒性;成功构建重组乳酸菌表达载体p...  相似文献   
693.
目的探讨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MdFB)成脂分化过程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应及机制。方法从新生C57BL/6小鼠提取MdFB, 采用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48 h诱导成脂分化, 之后采用分化维持培养基继续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MdFB成脂分化0 ~ 6 d抗菌肽蛋白(CAMP)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dFB成脂分化培养基上清液CAMP蛋白表达趋势。取12孔板每孔加入1 ml 1 × 106 CFU MdFB, 再加入1 × 107 CFU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或磷酸盐缓冲液(对照)刺激, 分别采用成脂分化培养基或普通培养基培养4 h, 分为共同作用组、分化对照组、金葡菌刺激组、对照组, 收集细胞, 采用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CAMP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成脂分化5 d的MdFB培养基上清液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5 × 104 CFU/ml), 在10 ~ 24 h内每2小时评估生长活性, 以普通培养基培养的MdFB上清液(正常对照组)和不含细胞的培养基上清液(阴性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非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  相似文献   
694.
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形势不断加剧,细菌耐药性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介绍不同抗菌药物如何发挥抗菌作用,以及细菌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等方式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抗菌策略,以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方式,降低细菌产生耐药的概率,同时提高抗菌效力。本文从协同抗菌机制出发,对不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抗菌作用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抗菌肽与传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效果,以及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推动抗菌肽等新型抗菌药物应用策略创新,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5.
抗菌肽是存在于多种有机生命体中的阳离子小分子多肽。它具有杀细菌、真菌、寄生虫、含包膜病毒以及肿瘤细胞的特性。通过回顾抗菌肽的自然分布及生物活性,对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96.
目的 探讨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衍生肽的设计及其抗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活性。方法 采用序列截短及氨基酸残基替换法设计4条MAF-1A衍生肽,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理化特性;取对数生长期C.albicans ATCC10231制备成浓度为(0.5~2.5)×106 cfu/L的菌液,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4条衍生肽对C.albicans的抗菌活性,另设MAF-1A组(25~1 600 mg/L MAF-1A处理)、氟康唑(FLC)对照组(0.25~64.00 mg/L FLC处理);采集健康人全血,离心取血细胞制作重悬红细胞,与不同终浓度(25~400 mg/L)活性衍生肽混匀,分为MAF-1A组、MAF-1A22S3组、MAF-1A20S3组、MAF-1A18S5组、MAF-1A16S5组、阳性对照(0.1%Triton X-l00处理)及阴性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处理],采用体外溶血实验检测各组红细胞的溶血率;制备(1.0~5.0)×109 cfu/L菌液,与不同终浓度[1、2、4×最小抑菌浓度(MIC)]活性衍生...  相似文献   
697.
抗菌肽相比传统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对多重耐药菌有效、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近年来,抗菌肽独特的细胞膜靶向作用机制得到了深入研究,基于此机制上的结构优化策略也成为了近期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抗菌肽的细胞膜损伤机制展开,就近期通过氨基酸替换、线性肽成环、化学修饰、多聚化、抗生素偶联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等手段对抗菌肽结构予以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期望对抗菌肽设计与改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98.
在牙本质粘接过程中,抗菌性底涂剂可有效控制和减少细菌在粘接界面及修复体边缘处黏附和定植,降低细菌及代谢产物对粘接效果的影响,提高粘接界面的耐老化性能,维持牙本质粘接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两种不同抗菌策略的底涂剂的抗菌成分、抗菌机制和抗菌效果等进行综述,并对抗菌底涂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99.
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引起的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同时由于愈发严重的耐药问题,使得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抗菌谱广、耐药性低的抗菌肽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天然抗菌肽的低稳定性等局限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药物递送系统,特别是纳米药物递送载体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抗结核抗菌肽的特征、作用机制和靶点,及近年来抗结核抗菌肽的生产、修饰和优化、与化疗药物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抗结核抗菌肽治疗面临的问题和抗结核药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分析和展望了多种纳米材料作为抗结核抗菌肽递送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期望对更有效的结核病疗法的研发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700.
皮肤菌群平衡与宿主免疫和皮肤屏障密切相关,菌群失衡可导致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和痤疮等皮肤病。抗菌肽作为保护皮肤健康的第二道防线,是保护皮肤天然屏障的组分之一。该文总结了人β-防御素和LL-37两种皮肤内源性抗菌肽的来源,分类,抑制细菌、真菌机制及其在缓解治疗基于皮肤屏障损伤的皮肤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