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喻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11):2269-2275
目的 制备夫西地酸微乳凝胶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考察夫西地酸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确定夫西地酸微乳的处方组成,并进一步通过伪三元相图获得其处方用量;以卡波姆941作为凝胶基质制备夫西地酸微乳凝胶。使用激光粒度仪在25℃测定微乳的粒径分布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微乳的形貌;使用黏度计和pH计在25℃测定微乳凝胶的黏度及pH值;透析法测定夫西地酸微乳和夫西地酸微乳凝胶的体外药物溶出速率;以外观、黏度和pH值作为指标,考察夫西地酸微乳凝胶在4、25℃下3个月内的物理稳定性; Mueller-Hinton肉汤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微乳凝胶和夫西地酸原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抑菌圈实验比较夫西地酸原料药和夫西地酸微乳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根据各辅料对夫西地酸溶解性,选择油酸乙酯、聚山梨酯80和异丙醇分别作为夫西地酸微乳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配比为6∶2∶2;夫西地酸微乳外观为淡蓝色半透明状溶液,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其呈规则球型,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5.4±2.9)nm,Zeta电位为(-16.9±0.6) mV;夫西地酸微乳的黏度为(0.027 7±0.000 5)Pa·s,黏度过低,而夫西地酸微乳凝胶的黏度为(5.614 5±0.036 1) Pa·s;夫西地酸微乳中的药物在15 min内已完全溶出,而夫西地酸微乳凝胶中的药物溶出速度明显减慢,在240 min时溶出达到90%左右;夫西地酸微乳凝胶3个月内物理性质稳定。夫西地酸微乳凝胶、原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12、0.40 μg·mL-1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7±0.6)、(27.5±0.7) mm。结论 制备的夫西地酸微乳凝胶理化性质较好,体外抗菌活性显著,有潜力成为夫西地酸局部外用给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虎射利咽方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和标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虎射利咽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虎射利咽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2mm;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25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500、50mg/ml,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不明显。结论:虎射利咽方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3.
大黄等四种中草药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黄、金银花、黄连和鱼腥草四种中药材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中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大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黄连和金银花等。结论:大黄等中药材可作为抑菌剂来开发,更好地应用于医疗与食品工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84.
目的减少实验过程中外界因素与人为因素给试验带来的误差,提高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准确性。方法按药典操作步骤逐步分析,规范操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得到清晰、圆整的抑菌圈。结论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定期进行抑菌圈直径测量的人员比对,保证药敏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判断不同人员测量抑菌圈直径的结果 有无显著性差异,若有差异则再以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实验室6 位工作人员抑菌圈直径测量结果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抑菌圈直径测量的人员比对是控制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质量的环节之一,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是保证药敏检测结果 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6.
甲硝唑对微生物法测定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的干扰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生物法对比测定了庆大霉素及庆大霉素与甲硝唑混合时的体外血清抑菌圈直径的变化,两组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用微生物法测定庆大霉素与甲硝唑混合时的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甲硝唑不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87.
1%硫酸新霉素溶液在临床常用于换药,清洗伤口,冲洗膀胱等。但硫酸新雾素溶液稳定性较差,其降解产物无活性。本文通过实验,论证了温度对硫酸新霉素溶液的影响,并确定了1%硫酸新霉素溶液的保存条件及灭菌温度。  相似文献   
88.
石天松  韦志疆 《华夏医学》2004,17(4):619-619
乙酰螺旋霉素为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被《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其含量测定采用微生物检定法,但是按《中国药典》进行含量测定时抑菌圈直径偏小,达不到药典规定的18~22mm要求,减少菌悬液的用量,则菌层稀薄呈麻点状,抑菌圈边缘模糊,无法用抑菌圈测量仪进行测量。笔者改用抗Ⅰ检定培养基(pH7.8~8.0)进  相似文献   
89.
90.
国产吡噻旺锌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测定,以常用抗真菌药为对照,证实吡噻旺锌在体外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