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壮药白莲Ⅰ号方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瘤作用和其对小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以探讨该药抑制肿瘤的作用是否与诱生小鼠血浆中IL-18的舍量有关.方法 建立小鼠移植肉瘤S180模型.用大、中、小剂量壮药白莲Ⅰ号方及环磷酰胺治疗肉瘤S180小鼠,观察其抑瘤率及血浆IL-18的含量.结果 白莲Ⅰ号方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30%,并且白莲Ⅰ号方各剂量组均有促进荷瘤小鼠IL-18生成的作用趋势,改善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结论 白莲Ⅰ号方能有效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存在量-效关系;白莲Ⅰ号方具有诱生荷瘤S180小鼠血浆IL-18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2.
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抗肿瘤活性部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国红  杨义芳  金隽迪 《中草药》2008,39(6):876-880
目的 寻找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方法.方法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得到菌丝体,利用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追踪测试抗肿瘤活性,导向得到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其总多糖质量分数;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其还原糖质量分数,并对活性部位进行体外的细胞毒试验.结果 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为胞内水提醇沉得到沉淀的水溶部分(样品B)含多糖88.4%,含还原糖3.15%,该部分不含蛋白质;在ig给药剂量为40.5mg/kg时,该活性部位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率为63.94%,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率为58.32%;该活性部位对A549、LoVo、CEM、QGY-7703等4种人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60、29.28、45.06、37.38μg/mL.结论 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为胞内水提醇沉物可溶于水部分,对小鼠移植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体外细胞毒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3.
马红丸是广州市中医院临床应用多年的一种抗癌复方中药制剂。药理抑瘤试验表明,马红丸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对H22鼠肝癌细胞株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干扰素α-2b对H22鼠肝癌细胞的作用。建立小鼠皮下实体瘤模型,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干扰素α-2b、氟尿嘧啶(5-FU)、干扰素α-2b 5-FU,隔天1次,共给药10次,停药1周后处死动物,测量瘤体大小、瘤重,计算抑瘤率,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干扰素α-2b对体外培养的H22鼠肝癌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但明显抑制实体瘤生长;干扰素α-2b、5-FU、干扰素α-2b 5-FU抑瘤率分别为49.5%、67.4%、74.9%,MVD分别为67±43、134±53、6.3±46。结论干扰素α-2b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与化疗药物5-FU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陈震  黄雯霞  刘鲁明 《中成药》2006,28(4):533-53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后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 Oxalip latin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 Oxalip latin组分别予ip等容量5%葡萄糖注射液、Oxalip latin 6 mg/kg、生脉注射液(大14 mL/kg、中7 mL/kg、小3.5 mL/kg剂量) Oxalip latin 6 mg/kg,用药14 d。停药次日处死,观察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1)生脉注射液联合Ox-alip latin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Oxalip latin组和对照组(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CD3、CD4、CD4/CD8、IgG、ISM值明显降低(P<0.05),而各生脉联合组CD3、CD4、CD4/CD8、IgG、IgM、IgA值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ALT升高、WBC降低,而各生脉联合组相对于Oxalip latin组ALT降低、WBC升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抑瘤效果加强、免疫功能提高,毒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化瘀解毒抗癌散对小鼠实验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S3 7肉瘤瘤株 ,EAC瘤株 ,H2 2 瘤株。用昆明种小鼠建立模型 ,化瘀解毒抗癌散 10、5、2 5g/Kg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 ,观察该药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化瘀解毒抗癌散对S3 7小鼠肉瘤的抑瘤率为 2 7 4%~ 5 3 6% ;对EAC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为 2 3 8%~ 42 9;对H2 2 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为 2 7 5 %~ 69 8%。结论 化瘀解毒抗癌散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孙晖  潘艳丽  王喜军 《中医药学报》2002,30(6):F003-F003
通过抑瘤率测定方法对东北红豆杉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进行了抗肿瘤作用研究 ,并将其同二氯甲烷萃取物进行抗肿瘤作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抑瘤率为 9 90 % ,以乙醇为夹带剂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抑瘤率为 32 6 8% ,二氯甲烷萃取物抑瘤率为 2 1 0 8%。  相似文献   
28.
肿节风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肿节风注射液小剂量组(1.5g/kg,ip)、大剂量组(3g/kg,ip)、5-Fu组联合用药组。小鼠接种24h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10d。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并考察给药后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小剂量组抑瘤率为26.84%,肿节风注射液大剂量组抑瘤率为44.74%,5-Fu组抑瘤率30.77%,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58.39%与65.1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高于单用肿节风注射液组和5-Fu组(P<0.01)。且联合用药对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象无明显影响。结论:肿节风注射液和5-Fu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能减轻5-Fu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9.
钱氏抗肝癌方的抗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月红  胡月娟 《中成药》1997,19(4):34-35
抗肝癌方水煎剂灌胃,对小鼠H22及S180实体瘤生长的抑制率是31—34%,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能增加荷瘤小鼠白细胞数;对荷瘤小鼠脾脏,胸腺重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30.
Fu G  Wang GB  Lu XM  Y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67-1371
目的探讨脂质体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将24只裸鼠建立人胃癌细胞系HS-746T皮下移植瘤模型,用不同的转染液处理后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正义链组,100、200和400nmol/L反义链组(ASODN组)。于注射相应试剂后2,4,8,12,16,20d观测裸鼠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缩小率,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生存素的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各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后20d空白组、脂质体组和正义链组裸鼠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而ASODN组移植瘤的体积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肿瘤缩小率则增大,抑瘤率均大于对照组,400nmol/LASODN组抑瘤率最大为93%。光镜下见ASODN组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增多,生存素表达减弱,6例(6/12)肿瘤组织有坏死液化灶。各ASODN组均能够下调移植瘤细胞生存素mRNA含量,抑制生存素蛋白表达,注射20d后400nmol/L ASODN组蛋白表达为空白对照组的36.8%。结论生存素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够通过诱导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下调生存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