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22篇
  免费   6560篇
  国内免费   6328篇
耳鼻咽喉   779篇
儿科学   805篇
妇产科学   563篇
基础医学   7570篇
口腔科学   6554篇
临床医学   14509篇
内科学   5742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2472篇
特种医学   48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0篇
外科学   20343篇
综合类   31832篇
预防医学   5353篇
眼科学   523篇
药学   12116篇
  171篇
中国医学   10686篇
肿瘤学   3724篇
  2024年   796篇
  2023年   2574篇
  2022年   2312篇
  2021年   3022篇
  2020年   3166篇
  2019年   3124篇
  2018年   1622篇
  2017年   2539篇
  2016年   3237篇
  2015年   3701篇
  2014年   5537篇
  2013年   6137篇
  2012年   7540篇
  2011年   8325篇
  2010年   7036篇
  2009年   7134篇
  2008年   7806篇
  2007年   7029篇
  2006年   6388篇
  2005年   6954篇
  2004年   5676篇
  2003年   4972篇
  2002年   3730篇
  2001年   3465篇
  2000年   2609篇
  1999年   2086篇
  1998年   1797篇
  1997年   1631篇
  1996年   1493篇
  1995年   1165篇
  1994年   1074篇
  1993年   765篇
  1992年   582篇
  1991年   509篇
  1990年   443篇
  1989年   541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肝纤维化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1 )的表达 ,为肝纤维化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 -过氧化酶联接法 (S- P法 )检测70例肝纤维化组织中 MMP1 、TIMP1 的表达。结果:(1) TI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 ,并且呈正相关关系 (r=0 .92 74 ,P <0 .0 1)。 (2 ) M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 ,无相关关系(r =0 .2 181,P >0 .0 5 )。 结论:TIMP1 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随纤维化发生、发展阳性表达增强。从分子水平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变进行评估 ,为早期诊治肝纤维化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外侧切口,通过跟骨外侧骨皮质开门.将骨折复位后植骨.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4例(26足)。结果 术后均获5~32个月随访,按门振武等评分际准.优17例,良5例,差2例.结论 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993.
胫腓骨下1/3骨折在治疗上仍比较棘手,尤其是开放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清创后用钢板髓内针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感染、钢板外露、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弊端。自1996年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共89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活性骨水泥经后路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 ,伤椎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活性骨水泥。结果 :收治老年性T11~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13例 ,平均年龄 67岁。均合并神经损害 ,椎体压缩 1/ 3的 3例 ,1/ 2以上 10例 ,椎管内矢状径受压 >1/ 3以上 ,术中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随访 11~ 18个月 ,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 1级或以上 9例 ,术前Frankel2级 1例 ,术后无变化。伤椎恢复高度无明显丢失 ,无椎间隙塌陷 ,无内固定断裂或弯曲、松动。结论 :在老年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爆裂性骨折时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 ,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 ,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 ,防止后凸畸形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因素。方法  2 0 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 ,应用常规剂量GC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 3~ 6个月 ,进行了 35 7例次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血钙、血磷和骨钙素浓度测定。结果 ①用GC后骨钙素浓度明显降低 (P均 <0 0 0 5 ) ,但其不能预测BMD下降。②用药 15个月后男性各部位BMD均减少 (32 2~111 5 )mg/cm2 ,以L1 4和股骨粗隆更明显 (P均 <0 0 5 ) ,骨丢失率 3 3%~ 10 3% ;女性L1 4BMD均减少(4 3 8~ 76 0 )mg/cm2 ,以L1更明显 (P <0 0 5 ) ,骨丢失率 3 9%~ 7 9%。③年龄与各部位BMD变化呈负相关 ,但不影响GC造成的骨丢失。男性各部位、女性L1 4BMD减少与GC累计剂量和GC用药时间负相关。④用GC15个月 (GC累计剂量 10g以上 ) ,男性L1 4BMD正常的比例从 3/ 4至 3/ 5 ;女性L1和L2 BMD正常者从 3/ 4减少到 1/ 2。结论 长期口服糖皮激素导致与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的腰椎和男性股骨粗隆骨丢失 ,年龄偏大和男性患者骨丢失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圆顶形截骨矫治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圆顶形截骨法矫正肘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于鹰嘴窝上弧线近侧作圆顶式截骨,旋转纠正肘内翻畸形后交叉克氏针固定,4周去除石膏及克氏针,开始肘关节伸屈及旋转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截骨均骨性愈合,肘关节伸屈及旋转活动达术前水平,术前携带角-17°~-35°(平均-27.6°),术后8~15°(平均11.8°),随访未发现矫正角度的丢失,术后肱骨外髁突出畸形显著改善.结论圆顶式截骨术是一种理想的肘内翻畸形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前列腺癌转移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问题。限制转移速率和转移潜在分子机制的鉴定可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并可提供较精确的临床转移风险评估。文献报道显示 ,播散到继发(转移 )部位的癌细胞的生长是限制肿瘤转移速率的关键。作者查阅了有关转移抑制基因鉴定和特征的文献 ,并对转移抑制基因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癌细胞通常在肿瘤临床早期就已播散到继发部位 ,癌细胞在继发部位的生长效率极低 ,有癌细胞播散的患者并非全部发生转移病灶。研究者采取了多种方法对癌细胞在继发部位生长的低效率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截瘫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1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前路Kaneda内固定。结果21例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8例恢复Ⅱ级改善,12例获得Ⅰ级改善,1例完全截瘫无恢复。结论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截瘫采用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重建脊柱,固定稳定,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99.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5):521-521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4/9/23)报道,美国德州安德逊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一个特殊蛋白表现,有机会成为导引抑癌药物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股动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对骨内高压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右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测量手术前、后两组骨内压值及观察骨髓内超微结构。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骨内压值下降明显(P<0.05),骨髓内血窦腔及内皮细胞间隙大小无明显改变,内皮细胞结构、成分及血液成分趋向正常,血窦内血浆无形成分减少。结论 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后,血液瘀滞状态有改善,骨内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