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养心安神药膳,选用养心安神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这类药膳具有养心神,补心气,安心神,益心智的作用,有镇静、止惊、增强记忆力等功效,适用于心血虚或心气虚所致的心跳心慌,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相似文献   
72.
通过探讨中医心、肝、肾三脏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释"早泄其本在肾,其制在肝,其源在心"的发病机理,且就安心神法在早泄中的应用,介绍导师陈德宁教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3.
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显示,心神不调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病因病机.镇心安神法注重心神的影响,以重镇安神、清心止痒、补益脾肾作为特应性皮炎的防治原则,在临床实践中以此理论为指导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4.
75.
性情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人如何才能健康而长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那些心态平和,性情温和的人即便先天有些孱弱,也会慢慢健壮起来;与之相反,先天元气充足身体强壮的人如果性情偏执,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暗耗其精血,身体也会逐渐衰弱.这种现象在四五十岁之后尤其明显,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性情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些百岁老人都是心胸豁达,性情温和的人.本文试图从中医学心神研究的角度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甲状腺机能减低(甲减)心脏病,在中医属心痛、心悸、虚劳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有心阳不足,心神失养,脾肾阳虚等。由于患者体内甲状腺素缺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处于功能低下状态,导致心肾阳虚。治疗原则应重点是益心气,温肾阳,健脾养血。  相似文献   
77.
“心神说与”脑髓说“统一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中医学一直并存着“心神说”与“脑髓说”两种观点的争议,致使在脏象学说中难以阐明脑应有的地位和相应的生理、病理,也不利于中医脑学科的深入发展。为此,本文在探讨心神说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心神说与脑髓说争议之症结的基础上,认为心肾交通实际上就是心神与脑髓相互关连的生理机制,并提出了心肾相交理论统一心神与脑髓的观点,对于探索和完善中医脑学科有一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8.
《黄帝内经》关于心神的论述是认识生命之神的门径。神为生命之本,而非思维意识。养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神。医道是和神之道。神藏是神的五行归类,而不是人体组织器官。不知神不可以为工,知神必须先知心神心神即心主之神明。心主是生命活动的主导方式,神明是生命之神的和谐致用。主明则安,不明则病。各种疾病多与心神有关,诊治之道在于调和心神。中医诊治之道的最高境界在于神诊与神治。  相似文献   
79.
赵建军教授中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文玉  王健 《陕西中医》2004,25(2):144-145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以PSD最为常见。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高达45%左右^[1],甚至增加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2],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另外,最新统计表明,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容易诱发第两次卒中,发病率可达30~50%^[3]。PSD在脑血管  相似文献   
80.
中医"治未病"重在调养心神的方法,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笔者总结调养心神六法〔养气固精壮神法、静心寡欲养神法、调心顺志宁神法、修德养性安神法、健脑益髓培神法、怡心畅意悦神法〕以供同仁在"治未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