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8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861篇
内科学   58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3228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21篇
  38篇
中国医学   41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50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43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药降低卒中风险的效果优于抗血小板药,但这种益处是否超过老年患者出血增加的风险还不清楚。英国伯明翰大学的Mant等对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相比是否降低老年患者的严重卒中、动脉栓塞或其他颅内出血风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快速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快速房颤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美托洛尔组39例:5mg美托洛尔缓慢静脉注射,观察5min,如无效重复一次,连续用药3次,总量15mg;地尔硫卓35例:地尔硫卓15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5min,如无效重复1次,继以15mg/h维持。西地兰组31例: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0min,如无效追加0.2~0.4mg,连续用药3次;总量0.6~1.0mg。记录用药前、后心室率和血压变化,并比较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的有效率。结果:与西地兰相比,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起效更快[(36.9±11.6)min∶(8.2±4.5)min∶(9.1±3.8)min,P<0.05],心室率下降幅度更明显(25.22%∶33.32%∶37.50%,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71.0%∶89.7%∶91.4%,P<0.05)。而美托洛尔组和地尔硫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均能快速、安全、有效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33.
中风是房颤最为令人恐惧的一种并发症。房颤全称心房纤颤或者心房颤动,是指位于心脏上方的腔室.即心房,失去正常的波动节律.出现快速而不规律的收缩。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实验已经证明华法林能帮助房颤患者预防中风。但有些医生担心华法林对于老年人来说药效太强,担心华法林导致的问题比预防的问题还要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炎症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44例,慢性房颤22例),另取同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抗体,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Hp-IgG抗体,CRP的差异并分析HP抗体滴度与房颤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的Hp-IgG阳性率Hp-IgG对数值均无差异(P均>0.05)。房颤组CRP中位数较对照组高(1.17mg/dlvs0.65mg/dl,P<0.05)。结论房颤与慢性Hp感染不相关,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35.
控制心室率作为心房颤动(AF)患者一项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在缓解症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运动耐受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仅以此作为AF复律前的短期治疗或作为长期维持治疗则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无特殊禁忌,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应作为第一线用药。此外,选择控制心室率为长期维持治疗,则同时使用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至关重要,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AF)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与安全性。方法:将186例A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卡托普利,对照组则单用胺碘酮。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随访2年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AF,疗效显著,作用持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一旦并发房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心衰)加重,增加病死率和栓塞的发生率。因此,对这类患迅速进行复律治疗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5月观察了静脉负荷量胺碘酮转复伴发心功能不全房颤4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心房颤动的分类及发病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9.
心房颤动的临床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6):459-467
  相似文献   
40.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房颤的诊断需要心电图的证据,持久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