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7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311篇
基础医学   1509篇
口腔科学   381篇
临床医学   2523篇
内科学   2170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893篇
特种医学   7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1712篇
综合类   6012篇
预防医学   910篇
眼科学   356篇
药学   2286篇
  29篇
中国医学   1418篇
肿瘤学   2239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388篇
  2011年   1493篇
  2010年   1352篇
  2009年   1637篇
  2008年   1736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72篇
  2005年   1477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777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具有血清和生长因子的依赖性,且具有异质性,用其进行体外研究血管生成结果难以分析。本实验拟用SV40转染鼠内皮细胞,为体外研究血管生成提供稳定内皮细胞株。  相似文献   
32.
胃癌经淋巴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组织内的淋巴管生成是发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起始环节,胃癌组织内新生的淋巴管出现形态结构、空间分布和功能异常改变。VEGF—C/-D及其受体VEGFR-3与肿瘤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测定VEGF—C和淋巴管标志物表达可预测和评估胃癌淋巴结受侵犯、转移状况。胃癌组织内的抗淋巴管生成实验已取得进展,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方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5-FU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IC50;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YH-16组(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YH-16加5-FU),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瘤数目、原发灶大小和毒性反应。并检测肝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对结肠癌细胞的IC50是血管内皮细胞的3.38倍,而5-Fu对两种细胞的IC50差别不大。高剂量YH-16组、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治疗组又低于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均P〈0.05)。YH-16各剂量组的脾原发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和联合治疗组则小于对照组(均P〈0.05)。YH-16的毒性明显低于5-FU(P〈0.05),且两者联合使用其毒性与单用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中、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的MVD计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YH-16与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cm、1.6~2.9cm、≥3cm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形成DN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国内,DN都已成为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首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西药治疗DN尚缺乏有效的手段,胰岛素制剂及各种口服降糖药,即使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也不能完全阻断DN的病情进展。所以,有效地防止DN的发生和恶化,是DN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医学认为DN的病理特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肾,…  相似文献   
36.
探讨西藏地区藏族与汉族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PV、PCT、PDW及PLT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PG)的差异。目的:为了研究西藏地区糖尿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PG)的相关性,选取西藏地区糖尿病患者(包括藏族组、汉族组)共40例,诊断皆为2型糖尿病。未进行微血管病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37.
带浅静脉干逆行皮瓣早期微血管构筑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带浅静脉干的逆行皮瓣早期微血管构筑变化的特点以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 应用生物体视学技术测量带浅静脉干皮瓣微血管体积密度,结合组织学观察,与不带静脉干皮瓣作对照比较。结果 带浅静脉干皮瓣组微血管密度整体水平高于不带静脉干皮瓣组(P〈0.05)。结论 浅静脉干的存在有利于皮瓣的血管化进程,保留浅静脉干对皮瓣成活有利。  相似文献   
3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移植膀胱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晗  秦万长  付小兵  杨渝  郁华亮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16-2817,F00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膀胱移植中促进移植物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SD幼大鼠膀胱无血管吻合移植至5周龄Wistar大鼠大网膜上并予以免疫抑制治疗作为膀胱移植的动物模型。接受膀胱移植大鼠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组,治疗组腹腔注射rh—bFGF,500U/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膀胱移植术后各组分别于7,14d两个时间段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膀胱标本。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移植物中血管生成的情况,并作定量指标检测。结果人与对照组相比较,rh-bFGF治疗组大鼠移植膀胱组织内的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即7d组由28.6增至93.9个/断面,P=0.000l,14d组由27.1增至78.6个/断面,P=0.000l;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平均周长、平均直径各项指标明显增加,其中在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即7d组由243.93增至546.06μm^2,t=-5.65,P=0.0003,14d组由387.96增至733.92μm^2,t=-4.48,P=0.00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bFGF可明显增加早期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移植膀胱组织中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前列腺癌中微血管密度(MVD)值和TSP-1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TSP-1mRNA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中TSP-1阳性表达率为72.7%(16/22),绝大多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少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外基质。在2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平均MVD为71.21±31.14/100倍视野,具有TSP-1强表达的肿瘤组织中MVD值较高。7例前列腺癌组织均表达TSP-1mRNA,TSP-1mRNA在前列腺癌的各期肿瘤组织呈高水平表达。TSP-1的免疫活性与微血管密度间呈显著地相关性(r=0.54,P=0.009)。结论:TS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可能有促进前列腺癌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生理学》的“尿生成”实验及《药理学》的“利尿药利尿作用”实验,分别是两门课的重点实验。经“尿道插管”法是上述两实验简单易行.方便经济的实验方法.到目前为止,各种教材介绍的“尿道插管”法一致要求使用雄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