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4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202篇
基础医学   368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5606篇
内科学   92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703篇
综合类   5226篇
预防医学   156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829篇
  22篇
中国医学   493篇
肿瘤学   22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1006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875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648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我们于1992年7~10月间对不同人群的3328例血样作了抗-HCV和HBsAg的检测,结果发现农民献血员组抗-HCV阳性率达11.39%(234/2134),战士献血员273名全部阴性,临床病人为5.12%,健康查体者为0.7%,HBV及HCV重叠感染4组皆在0.5%以下,平均为0.18%。鉴于丙肝在我国已有局部流行,且抗-HCV携带率较高、具有传染性的现实,献血员应尽可能在丙肝低发区选择,且应作HBsAg及抗-HCV的筛选,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40例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台上按8—12ml/kg放血并按1:0.5快速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在手术将结束前把血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异体血,对照组20例术中均输异体血,其中8例术后再输血,2例出现输血发热反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能节省库用血,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输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均分为对照组 (不接受任何超滤 )、常规超滤组 (CUF组 )和改良超滤组 (MUF组 )。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血球压积的变化及术后2 4h出血量 ,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术后 2 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UF组 (P <0 0 1) ,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 (P <0 0 1)。结论 在婴幼儿心血管手术中 ,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 ,提高血球压积 ,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 ,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6.
刘志江  陈展泽 《微创医学》2004,23(2):147-148
目的了解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的浓度的变化,并比较ICU重症病人中输血和未输血病人的差异.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测定100例ICU重症病人血中离子钙及总钙,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曾输过血与未输过血的ICU病人中,离子钙的浓度变化,输血病人比未输过血的病人低(P<0.01).结论 ICU重症病人由于生理和病理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且曾输血病人较未输血病人明显,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表达的变化。方法 胃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围术期不输血,B组围术期输入去白细胞的全血,C组围术期输入异体全血。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术后2、5、10 d采外周静脉血5 ml,用Fi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s和血浆,将PBMCs置于自身血浆环境中,并在植物血凝素(PHA,20 mg/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48 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表达。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未受PHA刺激时检测不到CD40L的表达,经PHA刺激后CD40L 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数为1.7%±0.4%,与三组胃癌病人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B组术后2 d PBMCs CD40L表达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2 d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可造成免疫抑制,输异体血后CD40L表达增加,且输全血比输去白细胞的全血更明显。围手术期成分输血优于输注全血。  相似文献   
78.
2000年9月~2003年1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326例,有特殊临床表现者57例,误诊27例,其中误诊为急腹症2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病毒性肝炎11例,流脑2例,急性菌痢3例,休克性肺炎1例。本文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9.
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血时仍可能发生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传染病,因此输血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RUST)四项检测,能发现其潜在的感染源,对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经输血传播的疾病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5月输血前四项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随着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我院于1998年成立输血科,我科在如何做到输血安全万无一失,输血效果有的放矢。如何更好地服务临床;如何得到临床医师们的理解与支持;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不懈地追求,历经图治,通过加强自身管理和与临床的密切联系,使医院输血工作,尤其是成分输血及输血安全方面有了较大起色。现就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