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84篇
  免费   2940篇
  国内免费   90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7545篇
基础医学   200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303篇
内科学   1418篇
皮肤病学   460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0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2566篇
综合类   30786篇
预防医学   1031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2826篇
  216篇
中国医学   7322篇
肿瘤学   2542篇
  2024年   500篇
  2023年   2032篇
  2022年   1742篇
  2021年   2263篇
  2020年   2141篇
  2019年   2750篇
  2018年   1143篇
  2017年   2596篇
  2016年   2594篇
  2015年   2780篇
  2014年   4938篇
  2013年   5103篇
  2012年   5842篇
  2011年   6374篇
  2010年   5766篇
  2009年   5301篇
  2008年   5685篇
  2007年   5087篇
  2006年   4480篇
  2005年   4392篇
  2004年   3422篇
  2003年   2933篇
  2002年   2470篇
  2001年   2086篇
  2000年   1466篇
  1999年   1136篇
  1998年   966篇
  1997年   894篇
  1996年   794篇
  1995年   668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正丁醇提取的低分子量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正丁醇提取方法以研究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宫颈癌(U_(14))细胞表面抗原。用2.5%正丁醇溶液对U_(14)细胞进行提取所获得的正丁醇粗提物(CBE),经Lowry法测得其蛋白含量为147微克/毫升;在SDS-PAGE中显出8条区带,分子量为18-70kD;用ELISA检测表明CBE与抗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_(14-1))和多克隆抗体均呈阳性反应。结果证明CBE系低分子量的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其中含有能够与AU_(14-1)发生免疫反应的肿瘤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992.
改良单宁酸-氯化铁法媒染子宫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光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各部位血管构筑。方法:应用单宁酸一氯化铁法(TA—Fe法)灌流固定大鼠,取子宫不同位置做冰冻切片,氯化铁显色,常规脱水、透明、封片,显微摄影。结果:子宫壁出现类似电镜负染色效果,组织结构灰黑色,血管双线条状,分支明显,过管壁切面可见内皮细胞或平滑肌;子宫动脉进入肌层分支并形成一、二级血管网和多支环状动脉,环行动脉或二级血管网发出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进入粘膜,形成密集的三级毛细血管网。结论:经灌流的子宫标本较长时间保存在媒染固定液内,导致血管外结构也被媒染;子宫壁有三级血管网;每个子宫有多支环状动脉;各段子宫血管构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 对照组(20只);② PCOS组(17只);③ 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 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分析,对61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52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对照组)做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分析,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uterine artery diastolic notches depth,ND)结果1.复发性自然流产组有ND切迹者占54.1%(33/61),正常妊娠对照组为34.62%(18/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30,P<0.05,OR值为2.23,95%CI 1.04-4.77。2.携带4G/4G基因型患者其子宫动脉血流循环阻力有增加趋势,(χ2=16.08,P<0.01,OR值为6.0,95%CI 2.38-15.12。结论1.子宫动脉血流循环阻力增加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有关联。2.PAI-1基因4G/4G型个体,同时有ND者自然流产的风险为对照组的4.25倍...  相似文献   
995.
周雁 《医学信息》2006,19(3):520-521
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率相差较大。国内外统计不相一致。占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10%-70%,膀胱损伤率为0.2%~19.5%,输尿管损伤率为0.5%~30%。其中,尤以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交叉处损伤率最高。与解剖特点密切相关,由于手术位置较深,显露困难。粘连较重,出血较多为主要因素。目前因难产造成的尿瘘已较少发生,而妇科手术所致尿瘘相对增加,故减少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和正确处理泌尿系统损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不同亚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以寻找其在不同病灶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石蜡标本,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0例及其在位内膜60例(增生期各30例、分泌期各30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增生期和分泌期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染色结果半定量化,并分析比较各种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各组中,ERα和ERβ在腺上皮的表达与它们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ERα蛋白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在位内膜ERα的表达(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73.3%和76.7%)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腺上皮和问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3.4%和46.7%)和正常内膜的表达(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6.7%和50.0%),均P<0.05.ERβ蛋白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90.0%和76.7%)高于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8.0%和63.3%),后者又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6.7%和26.7%),P均<0.05.在位内膜的ERα和ERβ蛋白表达在增殖期均高于分泌期,P均<0.05;异位内膜增殖期和分泌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α和ERβ蛋白在不同部位表达的比较:在正常内膜中ERα的表达略高于ER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ERβ的表达高于ERα,P<0.05;而在位内膜中两种亚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均有ERα和ERβ的表达,但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ERβ表达占优势,而ERα表达受限.ERα和ERβ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中国子宫畸形患者中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是否存在突变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国外文献报道手-足-生殖器综合征(hand-foot-genital syndrome,HFGS)患者中发现HOXA13基因2号外显子同源结构域存在点突变,而此综合征的女性患者部分症状表现为子宫畸形,因此对58例中国子宫畸形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检测,PCR扩增目的片断后自动化测序分析基因2号外显子同源结构域区域。结果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直接自动化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和对照者中均没有突变发生。结论中国妇女子宫畸形的发生可能与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998.
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因复杂,其诊断亦较困难,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EMs的“金标准”,但是腹腔镜检查适应症有限,且步骤繁琐,因此寻找有效的血清和(或)腹水诊断标志物对筛查和诊断EMs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肿瘤标志物、免疫学标志物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研究,具有诊断价值的标志物包括CA125、sICAM-1、TNF-α、IL-6、EMAb、抗转铁蛋白抗体等,不过各种标志物诊断价值均有局限,近年来研究深入到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学标志物领域,已发现一些与EMs密切相关的基因。本文就近年来EMs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HCG注射日血清雌孕激素比值、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分析了338例经促排卵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注射HCG日雌孕激素的比值和子宫内膜的厚度、超声类型及妊娠结局。结果 338倒患者中,P/E2比值为0.5-2.0组临床妊娠率为30.05%,与<0.5组及>2.0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5);子宫内膜厚度为8-12mm组临床妊娠率为25.93%,分剐与<8mm组及>12m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5和P<0.05);子宫内膜类型为A型组临床妊娠率为21.45%,分别与B型组及C型组比较,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C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IUI治疗当中,特别是应用促排卵的IUI治疗中,围排卵期适宜的雌孕激素协同作用和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对妊娠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