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4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患者,男,29岁,干部。患者1年前出现咳嗽、咽痛、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消瘦,偶尔发热,到综合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慢性扁桃腺炎和慢性咽炎”,进行了抗炎(头孢噻肟钠和环丙沙星)静脉滴注5~7d和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后症状好转,但间隔30~60d症状又出现。反复4~5次后,  相似文献   
52.
1病因诊断未明使用抗菌药物 某老年男性患者,有心脏病史,因腹痛、腹泻到社区医院就诊,医生经过简单问诊后,认为是急性胃肠炎,应用左氧氟沙星静滴。2天后又联用头孢噻肟钠。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症状,来我院急诊,查心电图,显示右心衰竭,针对心衰进行治疗,腹痛、腹泻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3.
朱欣荣  潘云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79-2580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给予头孢噻肟钠和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谢东杰  高天红 《中国药事》2007,21(10):842-844
建立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试验和结果判断。样品的最大无干扰浓度为10mg.mL-1。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钠静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三组具有可比性。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组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连续5d,停药3~4d后据病情需要给予口服序贯治疗;红霉素组静脉注射红霉素15~30mg/(kg·d);头孢噻肟钠组静滴头孢噻肟钠80~100mg/(kg·d)。结果阿奇霉素组痊愈率75.5%,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分别为33.3%和54.3%;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头孢噻肟钠组分别为5.7%、13.3%和6.7%,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于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6.
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取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2例,均为我院门诊治疗病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以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程最短3 d,最长2 a。其中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10例,膀胱结石3例,复合型结石2例。本组病例均表现为腰腹部绞痛或钝痛,痛引少腹,尿道灼热刺痛,时有小便中断,尿色黄赤或白尿。腹平片或B超提示结石影像。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二石三金汤[1]基本方:金钱草30 g,海金沙(包)30 g,鸡内金30 g,石韦20 g,滑石30 g,车前子(包)30 g,冬葵子15 g,王不留行15 g,大黄6 …  相似文献   
57.
静滴头孢噻肟钠后哺乳致婴儿全身皮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10个月.因咳嗽4~5d于2006年8月16日来院就诊,收住院治疗,住院号121146.查体:T37℃,咽部充血,双肺闻及干罗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9·4×109个?L-1,中性粒细胞1·8×109个?L-1,淋巴细胞6·9×109个?L-1.诊断:急性支气管炎.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相似文献   
58.
代羿  白波  王卫青 《辽宁医药》2008,23(1):17-18
本文对头孢噻肟钠合成过程的主反应缩合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在不严重影响产品收率、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缩合反应原料及工艺条件的改变,达到了后处理无工艺废水产生的缩合反应新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是头孢噻肟钠合成的绿色反应通道,它更能体现清洁生产思想,在环保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59.
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RP-HPLC法考察4℃、25℃、37℃下24 h内奥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Shimpack ODS色谱柱(4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含奥硝唑50μg/mL和头孢噻肟钠100μg/mL的配伍液在4℃8 h、25℃4 h、37℃1 h内,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奥硝唑的含量变化在5%以下,头孢噻肟钠的水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规律。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液在配伍后4℃8 h内、25℃4 h内、37℃1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60.
静滴头孢噻肟钠后饮酒致急性左心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2002年4月2日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白粘痰1d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嗜酒40余年,每日3两左右。查体:体温38.7℃,脉博74次/min,血压120/70mmHg,发热面容,神志清醒,浅表淋巴结不大,两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可闻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