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39篇
  免费   2504篇
  国内免费   881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373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1163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7570篇
内科学   4567篇
皮肤病学   1654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8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280篇
综合类   12063篇
预防医学   8865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7864篇
  53篇
中国医学   2833篇
肿瘤学   1089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233篇
  2022年   1095篇
  2021年   1337篇
  2020年   1233篇
  2019年   1316篇
  2018年   727篇
  2017年   1075篇
  2016年   1265篇
  2015年   1456篇
  2014年   2244篇
  2013年   2148篇
  2012年   2794篇
  2011年   2921篇
  2010年   2652篇
  2009年   2478篇
  2008年   2926篇
  2007年   2602篇
  2006年   2275篇
  2005年   2489篇
  2004年   2037篇
  2003年   1758篇
  2002年   1472篇
  2001年   1428篇
  2000年   1086篇
  1999年   912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756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80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41.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吸附K值及交叉吸附K值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纯化PaP3颗粒,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中和反应实验测定PaP3和其抗血清之间的吸附反应常数K值。同时,利用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本室分离的三株噬菌体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当MOI=0.001时PaP3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通过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得出不同的吸附常数。结论PaP3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0min,爆发期是6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31,其抗血清反应的吸附常数K值为262。  相似文献   
4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43.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5.
《口岸卫生控制》2006,11(2):49-49
2006年4月17日消息: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日在来自马尔他籍散装船的印度产面粉中,截获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据悉,这是福建口岸首次截获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今年元月30日,泉州检验检疫局肖厝港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对来自印度加尔瓦尔港运载铁矿砂的马尔他籍散装船“丹尼尔”(DANIAL)号进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噬菌体的改造及其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鸟枪法随机测序和重叠群组装的策略对PaP1进行基因组测序,并通过EditSeq、开放读码框架(ORF)finder、GeneMark^TM、BPROM、FindTerm、Palindromes、Equicktandem及FAStRNA等软件对所获得的基因组序列的一般特征、蛋白质同源性序列及tRNA基因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PaP1基因组约为90000bp,其中最大重叠群为28249bp。在已获得序列中预测出120个ORFs、41个推定基因及9个簇集在5’末端的tRNA基因。在41个推定基因中,预测出编码DNA末端酶大亚单位、DNA解旋酶B亚单位、肽聚糖结合蛋白及3个尾丝蛋白等6个基因的功能。结论鸟枪法只能测出噬菌体基因组PaP1的部分序列,重复序列的存在是该基因组测序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儿童呼吸道感染苛氧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而又很难控制的病原菌。我们对近5年我院呼吸内科、老年病房、五官科、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等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主要指呼吸道感染)情况、PA感染的易感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昊  吴亚松 《传染病信息》2006,19(5):225-227,258
从第1例艾滋病(AIDS)患者发现以来,对AIDS患者处理方法,经历了不采取措施、预防治疗机会性感染、单药抗病毒、2种药物联合抗艾滋病病毒(HIV)和联合使用3种及3种以上药物等几个时期。单纯使用预防肺孢子菌治疗时期和此前时期相比,人均生存时间延长0.26年。同没有接受抗病毒时期相比,抗病毒治疗的4个时期人均生存时间分别延长7.81、11.05、11.57和13.33年。在美国,对HIV/AIDS患者治疗的直接结果是延长生命累计约300万年[1]。  相似文献   
50.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有活动期与缓解期,而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我们根据中医的临床特点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近几年来在门诊观察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