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86篇
  免费   5312篇
  国内免费   3497篇
耳鼻咽喉   624篇
儿科学   1138篇
妇产科学   594篇
基础医学   3698篇
口腔科学   1068篇
临床医学   13338篇
内科学   8042篇
皮肤病学   901篇
神经病学   2181篇
特种医学   36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5158篇
综合类   28960篇
预防医学   8869篇
眼科学   1220篇
药学   16850篇
  124篇
中国医学   8835篇
肿瘤学   3846篇
  2024年   775篇
  2023年   2516篇
  2022年   2278篇
  2021年   2710篇
  2020年   2902篇
  2019年   2779篇
  2018年   1486篇
  2017年   2488篇
  2016年   2579篇
  2015年   3029篇
  2014年   5009篇
  2013年   4807篇
  2012年   6038篇
  2011年   6341篇
  2010年   5878篇
  2009年   5834篇
  2008年   6816篇
  2007年   6173篇
  2006年   5977篇
  2005年   6014篇
  2004年   4244篇
  2003年   3863篇
  2002年   3152篇
  2001年   2773篇
  2000年   2098篇
  1999年   1812篇
  1998年   1538篇
  1997年   1458篇
  1996年   1287篇
  1995年   1005篇
  1994年   868篇
  1993年   553篇
  1992年   503篇
  1991年   476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32.
33.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选取肝性脑病患者71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多层螺旋CT检测,对比肝性脑病不同分级患者门静脉系各血管直径,比较MRI、多层螺旋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肝性脑病结果。结果肝性脑病Ⅲ级患者肝内门静脉右支、肝内门静脉左支、脾静脉、胃左静脉直径均大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肝性脑病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性脑病病情程度,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可为肝性脑病临床控制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在促进主动脉夹层(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AD全弓置换患者1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心脏移植术患者3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术中取AD血管标本。另取3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WT组)、β氨基丙腈酯(BAPN)组(第3周开始饲喂含0.25%BAPN小鼠维持饲料)、BAPN+Dox组(根据体质量每周腹腔注射3mg/kg Dox,连续5周,第3周开始饲喂饲料同BAPN组),5周后,游离小鼠主动脉,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P53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76±0.05 vs 0.39±0.11),凋亡细胞明显增多[(38.3±8.7)%vs (12.6±1.2)%](P0.01)。BAPN+Dox组死亡率明显高于BAPN组(100.0%vs 66.7%);BAPN+Dox组组织P53蛋白较BAPN组显著升高;VSMC凋亡明显增多,且2组P53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均较WT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可能通过诱导VSMC凋亡,促进A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8.
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multiple acyl coenzyme A dehydrogenation deficiency,MADD)是一种影响脂肪酸、氨基酸及胆碱代谢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TF)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的基因突变所致。MADD主要临床表现为波动性肌无力和运动不能耐受,以肢体近端肌和颈伸肌无力为特征。由于MADD临床表型的异质性,使其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线粒体肌病等。肌肉活检和血尿生化检测有助于MADD的早期诊断,对阴性患者可进行MADD相关的基因检测。核黄素是目前MADD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诊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营养改善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营养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其能力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