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Tetrandrine(TET),a 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an active ingredient in a Chinese medicinal herb,Radix Stephanae tetrandrae,has been used tradition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circulatory disorde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TET,together with a few of its structural analogues,has long been demonstrated to have antihypertensive action in clinical as well as animal studies.Presumably,the primary anti-hypertensive action of TET is due to its vasodilatory properties.TET prevents or inhibits vascular contraction induced by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with KCl or α-adrenoceptor activation with phenylephrine (PE).TET(30μmol/L) also inhibits the release of endothelium-derived nitric oxide(NO) as well as NO production by inducible NO synthase.TET apparently inhibits multiple Ca^2 entry pathways as demonstrated in cell types lacking the L-type Ca^2 channels.In cardiac muscle cells,TET inhibits both L-and T-type Ca^2 channels.In addition to its actions on cardiovascular tissues,TET may also exert its anti-hypertensive action via a Ca^2 -dependent manner on other tissues intimately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such as adrenal grands.In adrenal glomerulosa cells,KCl-or angiotensin II-induced aldosterone synthesi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xtracellular Ca^2 .Steroidogenesis and Ca^2 -influx in bovine adrenal glomerulosa cells have been shown to be potently inhibited by TET.In bovine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TET inhibits Ca^2 currents via L-and N-type channels as well as other unidentified channels with IC50 of 10μmol/L.Other than the Ca^2 antagonistic effects.TET also interacts with the α-adrenergic receptors and muscarinic receptors based on functional as well as radioligand binding studies.Apart from its functional effects,TET and related compounds also exert effects on tissue structures,such as remodelling of hypertrophied heart and 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probably by causing apoptotic responses.TET is also known for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ibrogenic actions,which make TET and related compound potentially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silicosis,liver cirrhosis,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寻找抗心律失常活性化合物。方法以抗心律失常药物sotalol(索他洛尔)为先导化合物,拼合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9个N-2-(1-羟基-对甲磺酰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确证。并经离体豚鼠心肌功能不应期测定进行抗心律失常活性的筛选。结果合成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Ⅰ3和Ⅰ7具有一定抗Ⅲ类心律失常活性。结论可用某些基团取代的四氢异喹啉替代sotalol结构中的异丙胺基。  相似文献   
63.
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轩轩  王冬梅  杨得坡 《中草药》2006,37(12):1900-1904
喹啉类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由于其结构多样因此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节免疫等功能。此类生物碱的药理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研究一直广为科研人员所关注。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异喹啉类生物碱在抗菌、抗氧化、抗疟、抗肿瘤、抗HIV方面的生理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等研究的新进展,旨在发掘新的特征性基团或结构,为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合理设计药物分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王羽  董志  朱丽霞  苏援淇  廖红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0):1549-1552
 目的研究桂利嗪(Cin)对兴奋毒喹啉酸(QA)损伤的海马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检测培养神经元的存活率、乳酸脱氧酶(LDH)活性,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利用海马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通过检测各组神经元的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来探讨Cin对QA损伤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因素。结果Cin可提高QA损伤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脑细胞存活率,减少神经元LDH释放,并能减轻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损伤,可降低QA损伤海马神经元的MDA含量、NOS活性及胞内游离Ca2+浓度。结论Cin对QA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降低细胞内Ca2+浓度;②减少自由基生成,促进自由基的清除;③降低NOS的活性,减少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65.
(上接05年第十二期)2、茶色素的抗突变作用在红茶提取物抗突变研究方面,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发现,红茶提取物对丝状真菌Fusarium bulbigenum.blasticola培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诱变剂诱变形成的肿瘤状菌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日本于1994年报告,将红、绿、乌龙茶提取物作用两种致突变试验的细菌株内,检验各种茶提取物对致突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红茶、绿茶提取物显著抑制了烤牛肉二甲基亚砜提取物(DEGB)的致突变性(P<0.001),对其他诱变剂,如2-(2-味喃基)-3-(5-硝基-2-呋喃基)-丙烯酰胺(AF-2)和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所进行的实…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调节剂(LTM)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探讨儿童CVA的最佳治疗方案,并探讨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84例年龄(3.9±1.2)岁(2~6岁)的CVA患儿随机分为ICS组(42例)和LTM组(42例).ICS组患儿通过定量气雾剂+储雾罐规律吸人二丙酸倍氯米松200 μg/d维持治疗,LTM组患儿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维持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停用试验药物治疗后继续随访18个月.结果 ICS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4±9)d,LTM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3±9)d,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5).在24个月的研究观察期间,ICS组出现喘息的比率(7.1%)明显低于LTM组(33.3%)(x2=8.92,P=0.003).喘息组患儿湿疹和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分别为47.1%和58.8%,明显高于无喘息组(分别为19.4%和31.3%)(x2分别为4.16和4.40,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湿疹和变应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668和3.855(P分别为0.002和0.049),而规律吸入ICS是有效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128(P=0.008).结论 CVA患者可转化为典型哮喘,接受ICS治疗的患儿出现喘息的比率低于接受LTM治疗的患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磺胺类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痕量磺胺类药物的新方法.方法:基于磺胺类药物-亚硝酸根-8-羟基喹啉的重氮化-偶联反应.偶联反应产物使得468 am处共振散射光强度明显增加,从而建立了测定磺胺类药物的新方法.结果:磺胺、磺胺噻唑、磺胺甲恶唑和磺胺甲嘧啶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0~1500μg/L、50~1500 tLg/L、10~1500μg/L、10~1500μg/L;检出限分别为:8.3、12、7.9.9.1μg/L;回收率为99.9%~101.1%.结论:方法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用于复方新诺明中磺胺甲恶唑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8.
蚬壳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汤俊  朱卫  屠治本 《中草药》1995,26(11):563-565
首次从芸香科植物蚬壳花椒ZanthoxylumdissitumHemsl.茎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即白藓碱(dictamnine,Ⅰ)、γ-花椒碱(γ-fagarine,Ⅱ)、茵芋碱(skimmianine,Ⅲ)、4-methoxy-1-methyl-2-quinolone(Ⅳ)、合帕洛平(haplopine,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甙(Ⅶ)和一个以C26H52O2为主的混合长链脂肪酸(Ⅷ)。  相似文献   
69.
九节属植物是聚吲哚、单萜吲哚和异喹啉生物碱的丰富资源。其中某些生物碱显示致幻和细胞毒活性。作者从该属植物P.  相似文献   
70.
2,4-二甲氧基苯乙酸(1),对甲氧苯丙二酸二乙酯(2)及3,9-二羟基苯并呋喃并喹啉酮(3)是合成喹啉酮类新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改进,使反应步骤缩短,操作简化,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